【案例】
“一半”的力量
在“我的自畫像”美術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觀察鏡子中的自己,認識自己的五官并發現自己的特征,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創作繪畫。
樂樂選擇了平時喜歡的繪畫方式,但很快就聽到他求助的聲音:“老師我不會畫,你幫我畫吧。”老師摸著樂樂的頭鼓勵他:“老師知道你畫畫很棒,你先試一試好嗎?”樂樂顯得要哭的樣子,看著老師重復說著:“你幫我吧。”老師思考了下,說:“我在旁邊和你一起畫,好嗎?”樂樂終于高興起來了,并且慢慢地沉醉在自己畫畫的情境中,這時,老師悄悄地退到樂樂的身后。
自畫像畫好了,樂樂認真地開始涂顏色,涂了一會樂樂又發出了求救的聲音:“老師你來幫幫我。”他皺了皺眉頭對老師說:“要涂顏色的地方太多了,我涂不完。”原來樂樂畫的自畫像有些大,出現畏難情緒了。老師在樂樂身邊蹲下,認真地看著他的自畫像,然后用油畫棒在圖畫中間劃了一條線,說:“那你畫一半,我畫一半,怎么樣?你想畫哪邊呢?”樂樂選擇了看起來較小的區域高興地涂了起來,老師則遠遠地觀察著他。樂樂把自己選擇的那半涂完了。高興地叫到:“老師,我涂完了。”老師走過來看了看樂樂的畫說:“瞧,你涂得多棒啊,如果你當老師再畫一條線,你選那一半呢?”樂樂因為得到了表揚,很痛快地做出了選擇,在這種方法的幫助下,整幅畫就快涂好了。
老師對樂樂說:“我答應要和你一起涂,那我把最后的區域涂上,好嗎?”樂樂高興地答應了,并開心地說:“謝謝老師。”
等到離園的時候,樂樂迫不及待地舉起自己的畫像給媽媽看,樂樂媽媽說:“畫得真像你,是你自己完成的嗎?”樂樂說:“老師幫我了,但是就幫我畫了這么一丁點,剩下的都是我自己畫的。”老師夸贊說:“是啊,我就幫他畫了一小塊兒,樂樂畫得又多又好。”樂樂聽了老師的話后更高興了,提高了聲音對媽媽說:“我回家也要給媽媽畫一個。”老師鼓勵說:“我相信你不用我們幫忙也一定可以畫得很好,對嗎?”樂樂點點頭高興地和媽媽回家了。。
【教師心語】
樂樂平時喜歡畫畫,而且具備獨立畫畫的能力,但樂樂比較缺乏自信,依賴心理比較強,即使自己能做或會做的事,也喜歡大人陪他一起做。作為教師,在了解樂樂心理的基礎上,首先給予樂樂語言鼓勵,同時根據樂樂的需要陪伴在樂樂身邊和他做相同的事,給他一定的安慰和支持,當看到樂樂已經進入到自己的活動中后,便適時地退出去。
當樂樂感覺到要涂完所有的顏色需要很久時,他依賴大人的心理便又涌現出來了。為了讓樂樂能戰勝自己的恐懼心理,教師用“線”分隔涂色區域,讓他覺得涂色區域并不大,并請樂樂當老師畫線,雖然同樣是用畫線分一半的策略,但是這是把機會給孩子,加強了孩子的意圖,更增強了孩子的興趣和自信心。
樂樂三次都完成了自己的“約定”,老師也一定要履行自己的諾言,給孩子樹立一個“說話算話”的榜樣。
樂樂高興地向媽媽展示自己的作品,說明活動讓他很有成就感,教師適時地在媽媽面前肯定樂樂的表現,也是在強化樂樂的成功,幫助樂樂樹立自信心,通過這樣的做法,孩子既有成功的體驗,又能慢慢地變得更加自信。
【評析】
在這個幼兒發起的求助互動中,教師根據對孩子性格特點和發展水平的分析,先后用了鼓勵、陪伴、參與、放權、強化等策略,接納孩子的表現,了解孩子的意圖,支持并延伸孩子的意圖,讓孩子在不斷的嘗試中最終獲得成功感。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