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2015.07-08 作者:王曉紅
2014年4月至7月,我園有幸參與了區教研室組織的教研跟進活動,在教研室老師的帶領下,第一協作體的各位業務園長三次走進我園,零距離地參與幼兒園的教研活動,對幼兒園的教研工作給予具體指導。
一問:教研要研什么——確定教研真問題
此次跟進,對于教研組織者就是一個尋找教研真問題,感受和體驗教研意義的過程。
幼兒園保教工作中會出現很多問題,教研組織者要通過剝離、篩選、判斷,找出亟待解決的共性問題,這就是教研的真問題。但在工作中,我們時常會找不準真問題。
在確定教研題目時,通過發放調查問卷、與教師座談等形式了解教師需要。教師們一致認為,藝術特色幼兒園不能不開展欣賞教學活動,但對欣賞教學有畏難情緒,園內組織教學觀摩時,教師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回避欣賞活動。結合園所發展和教師需要,我們計劃近幾年開展系列研究。為了使研究更加深人與扎實,本學期的研究題目定為“藝術欣賞活動中欣賞作品適宜性的研究”,也就是以梳理、確定欣賞作品為主,最后形成美術、音樂欣賞教育活動的資源包。
兩次教研后,我們有些研究不下去了。我們發現,只是確定作品,研究的意義不大。我們是否需要用一個學期的時間來確定作品?是不是應該在欣賞作品之后再討論作品適宜不適宜,可以怎樣欣賞?大家對教研題目有了質疑。教研的真問題應該是解決教師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困惑,具體到欣賞教學,即便我們把欣賞的曲目梳理出來了,形成了教學資源庫,但如果教師不會組織活動,這些欣賞作品又怎么能夠讓幼兒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呢?我們是不是應該把研究重點調整到解決教師組織欣賞教學的實踐能力上來?
這時,園內的第三次教研,就是協作體的第一次跟進,基于大家的疑慮,生成了第一次的跟進內容“根據教師的需求確定教研內容”。
研討中,教研員趙蕊蕊老師追問我,造成教師不敢組織欣賞活動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說,是老師不會上欣賞活動。趙老師分析說,教師組織活動的策略少,沒有底氣上課,而我們教研就是要為教師組織好一節欣賞活動提供理論與實踐上的支持。通過大家的研討,我認識到,教師關注更多的是實際工作,是操作層面的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教師需要借助實踐活動,開展立體的、縱向的研究。具體到欣賞教學上,教師實踐中的關鍵問題是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的缺乏,教研內容應指向教師真實的教學實踐過程,形式上也應采用以實踐為核心的觀摩研討。最后,通過和教師們的再次溝通,我園的教研專題更改為“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支持策略的實踐研究”,定位在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上,大大提高了教研的實效性。
反思我們確立教研題目的過程,從剛開始的洋洋得意,到兩次教研后的疑慮,再到第一次跟進后的果斷調整,就是一個確定——質疑——思考——調整——再確定的歷程。我們確定題目時,都說是來源于教師和園所的需求,但發現有時又不完全切合教師的實際,到底什么是教研真問題?通過我園真實的案例證明,教育觀念轉化為教育實踐過程的結合點、教師實踐操作層面的問題,就是我們研究的真問題。找準教研真問題的關鍵是分析教師,找出教師在哪一環節上出現了問題,找到教師工作上的難點、瓶頸,以適宜的方式消除教師的困惑。一個問題突破了,教師就會舉一反三,在工作中借鑒、遷移,就能更好地專業成長。
二問:教研要怎么研——關注幼兒學習本質
三次跟進中,第二次和第三次活動部是音樂欣賞活動的教學現場,活動目標都是幼兒掌握樂曲ABA的曲式,下一次活動是上一次活動的改進。對于剛剛開始研究的內容,我非常想了解教師現有的真實理念和實施水平,因此,第二次跟進,我邀請已有十幾年教齡的李建琨老師自主設計、實施了一節活動。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李老師確定了一首欣賞曲目《小雞之舞》,這首樂曲旋律輕快且有重復樂段,音樂形象鮮明,適合于中班幼兒欣賞。教學目標是讓幼幾感知樂段,教師把樂曲分成了ABA三段,播放一段后,就讓幼兒說一說這段樂曲表現的是什么,并做出相應的動作,最后,播放完整樂曲,幼兒聽出樂曲段落了,就舉起手中的紙條,表示自己聽出來分段了。
在研討中,我提出一個問題:音樂欣賞活動中,該不該讓幼兒給樂曲分段?李老師很肯定地說:“我覺得應該讓幼兒知道樂曲怎樣分段,因為我們剛剛開始音樂欣賞活動,現階段讓幼兒先知道怎樣分段,可以讓幼兒更深入地理解樂曲,對樂曲表達的內容、情感等有充分的想象與表現,為以后的表演活動做好鋪墊。”但關鍵是怎樣分段,怎樣讓幼兒感知樂段與曲式結構呢?縱觀整節活動,教師高控、幼兒被動接受,孩子們始終在驗證樂曲分段對不對,就是教師的“打工仔”。分析原因,教師沒有處理好“教”和 “學”的關系,忽視了幼兒是主動學習的學習主體。教師把教學重點定位為知識技能的傳授,把自己的感受代替了幼兒的感受。
音樂欣賞活動的本質及核心價值是什么呢?教師們提到,要運用適宜的教育策略、方式方法讓幼兒真正感受和理解音樂,要讓孩子們和教材對接,活動中要讓孩子們真正地“動”起來。那怎么讓孩子們“動”起來呢?教研室李峰老師在活動點評中提的三個問題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1)結果還是過程?活動中樂曲的分段是結果,過程是怎么分段。過程應能激發幼兒主動想、主動表現,感受過程就是活動的結果。(2)給予還是激發?活動中教師總想維護自己的主導地位,應該激發幼兒先自己感知,不能教師一味灌輸。(3)驗證還是認同?不要過分強調幼兒分段的正確與否,幼兒不能只是去驗證,要激勵孩子參與活動過程,采用多種形式讓孩子在充分聽的基礎上,自主感受、體驗和發現。
經過熱烈的討論,結合對《指南》的學習,李老師認識到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是藝術領域的核心價值,活動中要充分地體現出來。所以,她調整了教學思路,將教學重點確定為幼兒大膽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知,難點是自主表現樂段,突出幼兒的自主學習。
三問:教研的價值——教師的專業成長
教研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教師教育觀念到行為轉化的橋梁,但真正的轉化不是一蹴而就、通過幾次研究就能夠完成的,是一個長期的蛻變過程,需要教研強有力的支持。
第三次跟進活動中,幼兒自主地表現對樂曲的理解,突出了幼兒為本,教師對活動給予充分的肯定。在一片贊揚聲中,我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本節音樂欣賞活動只有短短的20分鐘?李老師說,活動中孩子們積極性高,都能夠說出來和做出來,不需要教師花費太多的時間去引導,活動很順暢,所以,課時就短了。那造成時間短的原因真的是因為幼兒表現得太好了嗎?于是,我帶領教師們回憶活動過程——活動中傾聽了四遍音樂,李老師分別是怎樣引導的。教師們認識到,每一次傾聽前和傾聽后李老師的語言還不夠明確、具體,目的性不強,只是泛泛地問你想到了什么或是重復幼兒的回答。教師要用精準的語句概括、梳理、提升幼兒的語言或動作,每個環節要引導充分、到位。例如,小雞的動作,教師就要思考怎樣讓幼兒更充分地感知和表現,表現出小雞不同的動作,要讓孩子們充分聽、充分說、充分演。這樣,就能夠體現出本節活動的教育價值,展現活動提升點。我也在思考:怎樣引導教師進一步關注教育方法的多元、教育策略的豐富,最后形成突出領域核心價值的教育目標,以達到幼兒快樂與發展的目的。
通過兩次課程研磨,我看到了李老師的變化。在反思中,她寫道:“教研觀摩轉變了我一些固守的教育教學觀念,對《指南》的理解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第一次的教師主體、完全控制轉變為第二次的以兒童為主體的教學,是一個質的提升。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以幼兒為本,發揮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主動性和創造性,關注學科本身的核心價值,采用與教學目標相對應的多種教育策略,不斷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三次跟進穿起了一串光彩奪目的項鏈,而一個個鮮活的問題就是一顆顆璀璨炫目的珍珠,我們將繼續前行在尋找問題、解決困惑、回歸實踐的道路上。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