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4年13期 鄭淑清
教育科研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科學創新發展的第一動力,它為教育行政宏觀決策提供咨詢參考,為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提供理論支撐,為繁榮教育科學事業搭建推動平臺。
教育科研走進了學校,走進了教師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以改進實踐為指向的教育科研,需要學校(幼兒園)將科研作為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改變科研可有可無的看法和認識,改變學校科研活動只是圍繞一個固定的課題所做的單一周期的研究的做法,將科研和學校發展的命運聯系在一起,與學校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創建結合在一起,構建“研中教”、“教中研”的科研工作模式。
一、營造“教中研”的科研氛圍,激發“研中教”的工作熱情
在很多教師心中,教育科研“高大上”,是教育專家、高校教授們做的事情,高不可攀,大不可做,心存畏懼;還有一小部分老師認為,教育科研和提高教學質量無關,甚至認為做課題是不務正業,是不安分的表現。這些錯誤認識直接影響著學校(幼兒園)教育科研工作的開展。學校要通過教育科研知識普及講座,外出參觀學習,借鑒兄弟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成功經驗,召開研討會,聘請專家講學等一系列活動,幫助教師跳出恐懼心理,擺脫冷漠態度,真正認識到科研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推動力,變“要我研究”為“我要研究”。
“教中研”就是在教育實踐中發現問題、捕捉問題、思考問題、研究問題。研究的問題要從學校(幼兒園)教育工作中來,只有與教師實際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的問題,才能激發教師研究的動力,教師們會在“教中研”的科研氛圍中不斷成長成熟起來。反之,對問題視而不見,缺乏研究意識,得過且過,這樣的教師就只能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做著推磨一樣的重復工作,很難有突破和發展。
學校教育科研的一個重要目標指向,就是通過科研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和行為,匯總教師教育經驗,積聚教師教育智慧,將教師從繁重的機械性工作狀態中解放出來,讓教師真正成為教育智慧的創造者。從這一目標出發,學校教育科研就要圍繞教師的專業發展來展開,通過濃厚的科研氛圍帶動教師在研究中開展教育活動,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帶動教師隊伍的建設,促使一些教師早日脫穎而出。
二、采取“教中研”“研中教”的推進策略, 踐行“教研一體”的辦學思想
踐行“教研一體”的辦學思想,須采取“教中研”“研中教”的推進策略,才能保證科研工作的有效完成。各項推進策略要與學校(幼兒園)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真抓實干的同時,更要有的放矢。
展示研究問題,強化主體意識。學校(幼兒園)里無時無刻不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教育問題,很多偶發的、個別的問題都可以成為研究的對象,教師如果能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針對一般或特殊的問題進行系統反思、嘗試、實驗,同樣是具有深刻價值的研究。
創設教師交流展示研究問題的平臺,就是讓教師形成洞察、捕捉問題的能力,晾曬問題的活動旨在鞭策教師強化研究問題的主體意識,抓住每一個教育問題,將問題變成研究課題。展示研究問題,還可以讓遇到相同或類似問題的教師自覺地形成研究團隊,在教育教學中形成研究合力,共同攻關,協力突破。
組建研究團隊,互助協同發展。每個課題組都應該是為著一個共同的研究目標而組建的研究團隊,但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領導管理,課題研究團隊也會是形同虛設。因此,組建研究團隊,要考慮好角色分工,讓真正有擔當能力的人來做課題負責人,保證課題研究能夠真正開展起來。在組建研究團隊過程中,既要考慮校內合作伙伴的關系,還要考慮校外力量的引進。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開展的研究大多是行動研究,行動研究是通過教師系統地反思或與他人共同研究自己的工作過程、環境和問題,通過專業研究者深入現場,直接參與從計劃到評價實際工作的過程,與教師一起研究他們面臨的問題,使實際工作過程本身變成了一個研究過程,也使研究過程變成一個理智的工作過程。這樣的合作研究,一方面使教師可以從專業研究者那里獲得必要的研究技能,改變和提高對教育教學的認識;另一方面使專業研究者既可以從真實的教育情景中獲得第一手的教學改革信息,又可以通過合作而使自己的理論研究成果更容易為教師接受,更快地應用于教育改革實踐。
交流文獻綜述,養成閱讀習慣。做任何研究都離不開對已有成果的掌握,只有占有一定數量的研究成果,才能為當下的研究定準位、把好舵。教師面臨的很多問題往往都是前人已經努力研究過,并取得過一定成果,教師在閱讀這些研究成果時,要學會梳理,做好文獻綜述,并時時注意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思考,將自身已有的經驗與閱讀材料中的分析相聯系,把理論的論述轉化為對自己工作相關問題的解讀與說明,避免自己的頭腦成為他人思想的跑馬場。為使教師養成閱讀文獻的習慣,學校管理者需采取相應策略,定期進行文獻綜述交流活動就是一項易操作、且有效的方法。文獻綜述本身的文體要求比較規范,教師完成任務有章可循,交流中可以有一個大家比較認同的評價標準,在自評、他評中不斷修正進步。
編印科研刊物,用好宣傳工具。科研刊物是重要的輿論宣傳陣地,學校(幼兒園)可以利用單位現有印刷工具,印制學校內部科研刊物。在人員分工方面,可以調動科研骨干積極參與編輯工作,也可以采用教研組或年級組輪流分工完成的辦法。在刊登內容方面,可以及時報道學校科研工作進程,宣傳教師科研所取得的成果;也可以印制教育動態信息,提供信息咨詢服務,營造科研氛圍,激發研究熱情。每個人都需要存在感和歸屬感,教師的名字出現在科研刊物上,無論是摘編,還是撰文,都會讓教師生發出自豪感和對團隊的歸屬感。教育科研功在日積月累,借助刊物激發教師日日用心,他日定有功成。
建立研究檔案,留下工作痕跡。教育科研檔案是學校(幼兒園)在教育科研活動中形成的保存備查的文字、圖像、聲音及其他各種形式的原始記錄。教育科研檔案是組織和發動教師開展科研活動的生動素材,它可以激勵教師熱愛教育科研、增強科研意識,為教師開展科研活動的選題、設計方案等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它能夠為宣傳普及和推廣科研成果準備條件,也為考評教師開展科研工作的成果,以及晉級、聘任等提供依據。
首先要健全科研檔案管理制度,明確檔案管理責任分工,以及檔案管理工作流程。其次,學校有關人員或課題組在科研活動結束或告一段落之后,按照科研程序和檔案要求,對科研文件材料進行科學篩選、系統整理,向科研檔案部門歸檔。再次,檔案管理人員對收集的檔案,按其自然形成的規律和特點,進行科學分類,系統排列和編目。經過科學整理,便于全面了解教育科研檔案的內容構成和組織系統,從而能準確迅速提供利用。
三、建立 “教中研”“研中教”的評價制度,推進教育科研持續發展
學校(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研究,只靠個別有科研熱情的教師來進行,是遠遠不能滿足現代教育要求的,要推進教育科研持續發展,需要依靠比較完備的評價制度,來調動每一名教職工開展教育科研的積極性,保持從事教育科研工作的熱情。
學校的問題是層出不窮的,往往是一個問題解決了,新的更難以解決的問題又冒出來了,學校科研活動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一輪研究活動結束,解決了一個問題的同時,設計新的研究計劃或方案,去解決新的難題。要使教育科研持續地在“教中研”的狀態下開展下去,就需要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和導向作用,通過定期、持久地評選優秀科研成果、優秀科研工作者等方法予以推動,通過比較完備的評價制度來激發教師“研中教”的工作熱情。上海早在1984年就設置“上海市普通教育科學研究獎”,每兩年左右評選一次,得獎者分別給予獎狀和獎金,獎勵的證明,可以作為今后評職稱、評工資的一種參考。學校(幼兒園)同樣可以參照執行,評價工作不僅使獲獎者受到鼓勵,樹立信心,沒有獲獎的老師也會進一步破除教育科研神秘的觀念,特別是從自身素質、學科類型相仿的同事那里得到極大啟發。有效評價還會對教師科研發揮導向作用。比如,評選出來的科研成果獎不僅會告訴人們去研究什么,還告訴人們怎樣去進行研究;評選出來的科研骨干不僅會更充滿激情地深入研究下去,而且會帶動身邊同事共同探索。
沒有大眾化的、群眾性的、應用性的教育科研活動,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科研的春天。沒有“教中研”,教育科研就是無本之木,沒有“研中教”,教育發展就是死水一潭。“教中研”“研中教”方能將教育科研活動劃為教師經常性行為,將科研作為學校發展的持續動力。只有這樣,學校教育科研才大有可為,向科研要質量,向科研要成效,向科研要品牌才能真正得到落實。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