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營養狀況是衡量人群營養狀況最敏感的指標,5歲以下兒童營養狀況則是人口素質的基礎,國際上除了對膳食營養的缺乏與否進行監測外,均以兒童營養狀況作為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問題予以關注。兒童處在長身體時期,有其特殊的營養需求,實際生活中不少家長缺乏營養知識,給孩子的健康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課題研究的內容
1.探索提高教師設計、實施課題研究的水平。
2.探索課題與幼兒園其他領域教育的整合和滲透。
3.探索課題融入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的方法。
4.探索家長參與課題研究的策略。
◆課題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1)如何對肥胖體弱兒進行科學合理的篩選?
(2)如何制定肥胖體弱兒的發展評價體系?
(3)幼兒園各部門之間能否有機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研究的成果與感悟
1.飲食方面
肥胖兒一般口味偏重,喜歡甜食,針對這一情況,我園菜譜以清淡為主,減少了紅燒、油炸等烹調方式。在老師的鼓勵下,肥胖兒能減少禽肉類的攝入,多吃蔬菜和水果。
2.運動方面
肥胖兒因體形問題不愛運動,我們則讓老師帶著他們一起運動,同時我園還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多種運動方式,引起孩子活動興趣,在孩子可接受的范圍內,逐漸增加運動密度和運動強度。
3.家長方面
許多家長在潛意識里認為孩子越胖越好,我園通過召開家長會、發放各種宣傳資料、開辦講座等方式,使家長認識到幼兒肥胖的危害,從而能從家庭方面來幫助幼兒減肥,在家中培養孩子的良好飲食習慣,做到睡前不吃零食,少吃肯德基等快餐,同時建議家長飯后與孩子一同散步等等。
4.課題研究成效
通過一學年的努力,我園肥胖兒的肥胖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沒有繼續往更壞的方向發展,我們的工作也得到了家長的支持。家長之間、家長和幼兒園之間的聯系更強了。同時,本人的研討課《胖胖減肥記》獲縣幼兒園教師優課評比二等獎。
◆課題研究概述
概述一:以教研為引領,推動園本課程建設向縱深發展
問題的提出:
問題一:孩子為什么會成為肥胖體弱兒?
問題二:怎樣有效控制或減緩孩子的肥胖度?
問題三:如何對肥胖體弱兒進行心理矯治?
在課題研討中突出兩大特點:
參與性,即在研討中充分發揮教師、家長、孩子的作用;
層次性,我們將問題拋給教師,讓每位教師都帶著問題去搜集資料,通過年級組共同討論整理,達成共識。
概述二:以園本特色“營養與健康”為依托,有效控制或減緩肥胖體弱兒的肥胖度
專家指出:對于年齡很小或剛剛發生輕中度肥胖的幼兒可按不太嚴格的飲食調整方案進行治療。這個方案的內容包括:1.要求幼兒多食含纖維素食品,少吃精細加工的食物;2.食物切小塊,進食速度減慢,小口進食;3.吃飯時間不要過長,吃飯時可用適當方式分散其對食物的注意力。
1.引導幼兒、家長了解科學的飲食觀念,掌握一定的營養知識,最終形成有價值、有意義的健康的飲食習慣。
2.引導教師立足于生活實際,在“實踐——反思——再實踐”的螺旋遞升中提高自身課程研究的能力,形成《指南》所倡導的價值認同感。
3.促進課程改革,使幼兒園衛生保健與教育教學有機融合,形成幼兒園園本課程特色。
4.增強幼兒園、家庭、社會有效溝通,營造良好的外部支持氛圍,形成教育發展的合力。
概述三:以一日活動為依托,將肥胖體弱兒健康教育研究納入幼兒園園本課程體系
課程的實施也是課程建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過程中,課程特色既要考慮課程與學習、生活、游戲的結合,又要考慮教育方法、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
1.將園本課程與課題研究有機整合
我們將園本課程與肥胖體弱兒干預研究相結合,避免了肥胖體弱兒在活動中的尷尬。課程與課題的有機結合,不僅起到了平衡課程的作用,還使孩子們的認知、情感、社會性得到了全面均衡的提高。
2.利用環境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
在幼兒園環境創設過程中,我們從孩子的視角入手,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快樂天地:園里的每一個角落、每一處環境都蘊涵著健康、快樂的主題,讓孩子在游戲中與環境融合、與環境對話。
概述四:以家庭為合作伙伴,鞏固肥胖體弱兒的研究成果
在園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園盡可能將研究成果向家長、社會展示與推廣,引領家長參與我們的課程建設,形成人人科學飲食、個個熱愛運動的氛圍。
1.通過家長問卷、座談、主題活動等方式征求家長對課程內容和實施的意見。
2.充分利用幼兒園資源,開展適合肥胖體弱兒的運動。
3.通過櫥窗宣傳欄、講座等活動讓家長轉變健康觀念。
4.通過建立肥胖體弱兒健康檔案,家園共同關注這一特殊群體孩子的健康狀況。
在幼兒園園本課程的實施與肥胖體弱兒的研究過程中,我們作了一些嘗試和探索,也有了一定的成效:我園幼兒的體格發展良好,肥胖體弱兒的比例不斷下降,但營養與健康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我將在繼續關注我園園本課程研究的基礎上,加強肥胖體弱兒的健康教育干預研究,在不留教育痕跡的前提下,促進這個特殊群體孩子的健康成長!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