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班保育之我見 時間:2009-02-19 09:16來源: 作者: 點擊:
次
(淄博市周村實驗幼兒園龍翔分園 孫娟) 我是一名幼兒園小小班老師,班上孩子的年齡多在3歲左右,他們都有其獨特的年齡特征,如:情緒不穩定,缺乏安全感、十分依戀父母、自我中心傾向明顯、不會與同伴交往合作等等,這些都是極度地入園不適應現象。如何讓孩子們盡快適應幼兒園,喜歡集體生活,快樂成長呢?通過一年的摸索、體驗和嘗試,我總結出以下幾種方法: 一、運用“三多”教育 1、對孩子們多加關心。對小小班孩子的關心是多方面的,在身體上關心他的是否舒適、關心他的冷暖。在吃、睡上關心他的溫飽,在玩耍、游戲中關心他的安全與身心健康。在關心的過程中,還時刻注意如用親切的話語同他(她)交談,用輕柔的動作安撫與觸摸孩子,還努力模仿家庭式的人際關系,如用親切的聲音呼喚孩子的小名字,以減輕孩子的分離焦慮,所有的關心就是想營造一份溫暖的氣氛,給孩子們一種媽媽般的感覺,讓孩子們意識到老師很愛他(她),從而讓孩子們對幼兒園充滿向往,減少一份不安。 2、多與孩子們交流。在孩子們的小世界里,交流的內容應簡單、應與他們周圍所經歷的經驗有關。如:誰送你來園的?告訴老師你在路上看見誰了?你喜歡家中誰?……。交流的形式可多樣,如用的最多的便是語言之間的近距離交流,這樣,可讓老師更多的了解一些孩子的內心世界與品性,可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其次,便是一些無聲的動作上交流。如:表示關心與疼愛時摸摸其小臉,抱一抱。表示不贊許時可搖搖頭、擺擺手。對其表示贊賞時豎起大拇指、高興地鼓掌。表示同情時又擁其入懷。最后,便是每天與幼兒一起玩游戲,把自己扮成一個幼兒的角色投入到孩子當中,當火車頭、當泡泡、當爸爸媽媽、當老爺爺去拔蘿卜……。把孩子們當成朋友是交流的前提,把孩子們當成平等人看待是最關鍵的。老師要創設更多的交流環境,讓孩子的情感得到滿足,讓孩子們在自由地、活潑的氣氛中輕松地成長。 3、對孩子們多采用正面教育。正面教育無疑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樹典型,講道理、以表揚為主。即使這種方法很傳統了,但對于小小班的孩子來說是最合適的。因為孩子年齡小,是非觀不清,道德觀不明,即使有個別攻擊性行為,但也要采取正面教育,查清原因,及時幫助解決一些不良情緒及糾紛。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養成好習慣與行為,確保孩子的自尊心不受傷害。在對待孩子的一些糾紛與錯誤行為上,教師應帶上無色眼鏡,善待孩子的錯誤,幫助孩子改掉一些弱點,去挖掘出孩子潛在的閃光點。 二、啟用自然教育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順應孩子的特點與需求,啟用自然教育。記得一位專家指出:3歲前孩子的教育特點是目標的隱蔽性、內容的隨機性和方法的游戲性。 在組織活動的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最近發展水平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而在活動的組織形式上要盡量用游戲的口吻,問題應簡短,指導語言具體、明確,只要讓孩子對活動產生興趣就行。在活動安排上游戲成分占一半比率,并且在游戲的指導中教師只要讓幼兒聽懂做什么,怎樣做便可。 在一日活動中,也應注意預設活動與自由活動的有序安排,預設活動要簡短,緊湊,不讓幼兒等待,材料提供遵循適度適的原則。 維果茨基說過,3歲前幼兒是按自己的大綱學習的。小小班的教育要遵循這一特點,積極創設良好的環境,讓孩子在開放的空間獲得自然的發展。要特別重視區角活動這類正規教育活動。如創設“娃娃家”“操作區”(穿珠、扣扣子、涂鴉角)“圖書區”,讓孩子們在自己喜歡的活動中游玩,在如此寬松、隨意的氛圍中動手動腦促進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三、靈活運用隨機教育 小小班孩子年齡小,就決定了其有意注意的時間短,因此要根據幼兒實際情況來靈活調整活動目標,活動時間和活動內容。記得有一次上美術課,讓孩子們用油畫棒給“泡泡”涂色,當孩子們涂得很認真時,我發現張文棟、劉子川把油畫棒包裝紙撕掉,并且把小棒弄斷,于是,我立即展開“不給油畫脫衣服”的常規教育內容,創想出一個“油畫棒哭了”的小故事,孩子們聽得很認真、很投入,過后,孩子們畫完畫之后,都來告訴我自己沒給油畫棒脫“衣服”。從中看出老師隨機教育的重要性。做為小小班的老師,要更多關注活動的全過程,及時地調整活動目標和內容。而對于小小班孩子來說,老師應意識到只要他們愿意參與,高興動起來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太高。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
|
加盟紅纓 | 紅纓產品 | 金牌園長 | 楊瑛博客 | 新聞中心 | 園長資源 | 教師資源 |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上地東路1號環洋大廈2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58851550 傳真:010-58851526 Email:web#hoing.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