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學習時代,學習者亟須一種支持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個性化學習的新型數字化學習資源,幫助其從容地應對信息“超載”的嚴峻挑戰。微課短小精悍的特點,正好符合數字化時代學習者的注意力模式,同時也能夠滿足教師和教育信息資源建設者的迫切需要。而移動通訊、社交媒體、云計算等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則為微課的應用前景與廣泛傳播、共享提供了技術支撐。微課熱潮由此興起。
然而,在微課熱的背后,如何從課程角度更好地理解與把握微課,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1把握微課的課程目標和課程容量問題
我們可以通過將微課與傳統的教學錄像或課堂實錄式的視頻資源進行對比,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微課的課程目標和課程容量問題??梢钥闯?,它們與傳統的教學錄像有很大的區別。
傳統的教學錄像是借助一定的技術設備將實際課堂教學轉化為可復制、可加工的視頻資源。它并未對某堂課的課程目標和課程容量做出明顯改變。而微課則不然。有學者從視頻時間長度、內容單位、教學目標、靈活性、交互性、擴充性、情景性、資源豐富程度、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程度等維度來分析微課與傳統教學錄像之間的區別。從時間長度上看,微課一般為5~10分鐘,而傳統課堂錄像一般為40~45分鐘。從內容單位上看,微課一般以知識點為單位,而傳統課堂錄像一般以課時、單元或章節為單位。從教學目標上看,微課教學目標單一而清晰,傳統課堂錄像教學目標則多元化。從靈活性上講,微課比較靈活,使用手持移動終端設備都可以下載瀏覽,而傳統教學錄像由于容量較大,不便在手持設備上觀看。微課的針對性、交互性、擴充性、情境性都較強、較好,而傳統教學錄像則較弱或幾乎沒有,等等。
另外,在互聯網時代,尤其是伴隨手機、Ipad等移動終端設備的日益普及,互聯網用戶的注意力被不停地分散。電腦、手機、平板等各種設備不停地推送新的消息,每時每刻都有吸引眼球的內容。因而,網絡學習時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有研究顯示,新時代互聯網用戶的“注意力模式”僅10分鐘。只有在10分鐘以內,學習者才能完全集中注意力。因此,傳統教學錄像很難適應新時代互聯網用戶的“注意力模式”,難以滿足一線教師和學生的實際需要。但微課不同,它的主要特征之一即短小精悍,往往只用幾分鐘時間對某一個知識點進行講解和闡釋,所有相關信息和材料的展示都圍繞這個知識點來進行。微課一般是為了解決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和疑點,或是反映課堂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相對于傳統課堂要完成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達成多個教學目標而言,微課的教學目標相對單一,教學內容更加精簡,教學主題更加突出,教學指向更加明確。
2明確微課的課程內容與課程結構問題
微課與傳統的教學錄像相比,雖然短小,但其圍繞某個明確的教學目標或知識點所組織起來的信息與材料是相對完整的、有機統一的。
微課并非教學視頻切片。盡管它們都是短小精悍的微視頻,卻有著本質不同。教學視頻切片是僅僅能夠反映課堂上某一個教學環節的視頻片段。即教學視頻切片往往是課堂實錄被依照一定的標準進行機械切割之后所呈現的某段視頻實體,是針對某個教學環節錄制的教學實景,其中包括教師和學生的言行舉止、教室實物環境、多媒體輔助工具等諸多要素和信息。觀眾在觀看教學切片時,許多無關的要素和信息將成為干擾他們注意力集中的障礙因素。因此,教學視頻切片信息含量較大,“有用信息”和“無用信息”互為干擾。
微課雖“微”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除了重點建設好“微視頻”外,還要配備微教案、微課件、微練習、微反思、微點評、微反饋等輔助性學習資源。這些材料和資源以一定的邏輯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突出的資源單元應用“生態環境”。微課既有別于傳統單一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資源類型,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因此,它不僅是微視頻的呈現,還是一門完整的課程,有著完整的教學設計,使課外的非正式學習與課上的正式學習統一、連續。
以可汗學院為例,它的微課系統,不僅包括不同學科的微視頻,而且為學習者提供了知識圖譜及自我學習計劃。知識圖譜將零散的知識點以網絡形式關聯起來,為學習者指明學習路徑,由淺向深遞進,讓學生更加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并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制定和調整學習計劃。可汗學院的微課系統不僅會記錄學習者的學習過程,還對學習及測試情況進行數據統計,讓學習者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及時修改和調整學習計劃。這也有利于教師察覺學習者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適當調整自身教學內容,便于教師幫助學習者解決困難和問題??珊箤W院還制定了一套學習成效評價制度,根據不同學習者的具體學習情況,為其頒發獎章,以激發學習者進一步深入學習的興趣。
此外,可汗學院還采用主題測試的形式對學習者學習成效進行適時評價,來了解他們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每學完一節微課,可汗學院會為學習者提供相應的練習題,以測試他們對相應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學習者在練習中如遇到問題,不僅可以獲得詳細的解題幫助,還可以重復觀看微視頻。微課系統會根據學習者對每個習題的完成情況給予評分,只有回答正確才可進入下一題。每個微課都有問題和提示反饋區,學習者可以在此進行提問、討論并對相應的課程進行評價。這樣一來,學習者不僅可以相互學習,而且教師得到學習者的反饋信息后,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答疑解惑。
由此可見,可汗學院的微課系統,絕不僅是由微視頻構成的,而是包括知識圖譜、學習目標和任務、學習情況統計和評價、激勵制度、學習者自主學習計劃等一系列相互關聯的要素共同構成的?,F今,國內微課系統主要包括微視頻,而與之相關的微練習、微交流、微教案、微反思等配套要素不夠完善??珊箤W院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3處理好微課內容零散化、碎片化與主題化、系統化的問題
微課短小精悍的特點,也導致其內容零散化與碎片化。這雖然滿足了數字化學習時代碎片化學習與個性化學習的需要,卻不利于學習者系統地掌握知識,在廣度、深度方面存在不足。因此,系列微課、專題微課、微學科將是微課將來的發展方向。
要讓學習者通過自主性學習獲得系統化的知識,一節或某幾節微課是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的。微課設計和開發者需要以若干節微課組成專題式或主題式的、系列化的、連續性的、相對完整的微課程。特別是有些邏輯關聯性很強的知識點或理論,更需要一系列微課來實現有效的知識闡釋和傳遞。
目前,中國微課網涵蓋了來自全國31個省市的中小學教師上傳的參賽微課視頻,涵蓋了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地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信息技術、科學、歷史與社會等學科。然而,由于這些主要是參賽作品,其內容和主題的隨機性較大,內在關聯不夠,與可汗學院和TED-Ed(一種全新的視頻組織形式)相比,專題化和體系化不足。
今后,我國微課的開發和建設可借鑒可汗學院的做法,形成對不同學科系列化與專題式的微課程建設,鼓勵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開設系列化、專題式的微課程。教師不僅要掌握單個知識點微課的設計方法,更要掌握基于一個單元、一個專題、一個學科的微課設計方法和策略。
系列化的、專題式的微課程體系建設,可遵循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首先,確定微課程的系列化主題。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如教材的章、節、課時內容或單元主題,結合當前學生的學習實際需求,確定并選擇相應的微課程主題。其次,進行專題微課程設計。對選擇的專題微課程中涉及的知識點體系進行梳理和分類,搞清楚其邏輯關系,聚集成幾個有層次、有代表的、連續性的單個微課,對每個微課進行“微教學”設計,制作相應的“微課件”“微練習”等資源素材。再次,微課視頻的拍攝或錄制。最后,微課的發布和應用。
4理解與把握微課的課程類型與形式問題
從課程類型上來看,目前對微課課程類型的劃分,主要是按照教學方法和教學環節兩大方面來進行的。按照教學方法來分類,有學者將微課劃分為11類,分別為講授類、問答類、啟發類、討論類、演示類、練習類、實驗類、表演類、自主學習類、合作學習類、探究學習類。按課堂教學主要環節來分類,微課課程類型可分為課前復習類、新課導入類、知識理解類、練習鞏固類、小結拓展類。其他與教育教學相關的微課課程類型有:說課類、班會課類、實踐課類、活動課類等。
從課程形式上來看,國內做法和國外做法存在區別。總的來說,國外微課內容呈現形式更加多樣,除了以真人講解演示外,還以電子黑板、卡通動畫等形式呈現,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興趣。這也得益于微課的設計開發團隊不僅包含學科教師,還有不少制作動畫、視頻等專業技術人員。如可汗學院的微課內容呈現形式主要是電子黑板和教師旁白講授相結合,并配有多國語言的講授字幕。再如,TED-Ed微課內容多以卡通動畫及真人演講的形式呈現,視頻常配有同步講授旁白、字幕及知識介紹,具有界面生動多彩、內容簡短精練、知識點明確的特點,符合中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學習水平。
相比之下,國內微課內容的呈現形式較單一,主要以結合PPT等多媒體的教師講授或課堂實錄片段這兩種形式呈現。教師們更傾向于對自己的優質課視頻進行后期加工,這也使得授課內容缺乏一定的連貫性。如首次全國高校微課比賽的作品多數采取的是課堂實錄的模式,很多中小學的微課則主要采用屏幕錄制的形式。課堂實錄的形式比屏幕錄制的形式更能展現教師的風采和現場師生互動的場景。而屏幕錄制的形式可以更好地體現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清晰地展示推演過程,節省資源,降低成本,便于操作,易于推廣。而且,比賽性質的課堂實錄通常并不是在正常的上課時間錄制的,有的甚至是經過多次錄制,最后剪輯合成,比較費時費力,不利于微課的推廣。
另外,還應進一步探索和解決微課的實際應用問題。交流與應用是微課開發與建設的根本目的。教師設計與制作的微課作品只有在共享應用過程中才能體現其價值。有學者對中國微課網平臺上微課資源使用情況所做的調查表明,目前的微課應用情況并不樂觀。許多微課似乎是在項目和比賽的激勵下產生的,并未充分考慮其實際應用。不管是教師個體、學校層面、區域層面還是國家層面在開發和建設微課資源時,都要以應用為導向,不要落入“重開發,輕應用”的窠臼。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