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5年02期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院 彭慧敏
?。ㄔ谝粋€雨天的上午我與導師羅馬三大的桑德拉·克里斯汀教授一起去參觀意大利羅馬郊外的一所森林幼兒園。幼兒園園長兼老師保羅到車站接我們,并帶我們參觀了這個實驗幼兒園。以前也多少了解一些森林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參觀過后對于森林幼兒園的特色有了更加鮮活的認識。)
一、位于原野叢林之中,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森林幼兒園,顧名思義就是遠離城市,位于郊外的原野、叢林之中的幼兒園。幼兒園選址的理念源于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盧梭認為教育應順從于大自然的法則,發展人的天性。自然主義教育就是以發展兒童的天性為目的,適應人的生理、心理的自然本能的教育。盧梭在其教育巨著《愛彌兒》中,就提倡讓孩子遠離喧鬧的都市污染,讓孩子生活在樸素自然的鄉村以滿足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好奇心。
羅馬的森林幼兒園正是這樣,它位于羅馬郊區,在一片空曠的原野里,周圍綠樹成蔭,大片自然生長的草叢,完全是原生態的樣子,沒有太多的人工痕跡。幼兒園沒有圍墻,只在附近的樹干上懸掛著可愛的牌子,上寫“兒童樂園”。
草地上有一些供兒童游戲的設施,這些設施也基本都是利用自然的材料DIY制作的,很少有從玩具廠生產的工業設施,比如原木搭建的樹上小屋、梯子,各種形狀的木塊玩具、草垛,廢輪胎做成的秋千,石塊壘成的篝火臺,舊平底鍋懸掛在樹上做成的打擊樂器,還有自然形成的小水坑都是孩子們喜愛的玩具,其中還有一處飼養的動物樂園,里面養著雞、鴨、羊等小動物。
二、 大自然就是教室和教師,鼓勵孩子的發現和探索精神
孩子們在幼兒園的絕大部分時間在戶外活動,不管是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季,不管是晴空萬里還是風雨雪露,只要不是太極端的天氣,都阻止不了孩子們在戶外親近大自然的熱情。大自然是孩子的最愛,孩子天生對大自然充滿熱愛和好奇心。這里的幼兒園沒有科目和教材,沒有教室,因為大自然就是最大的教室、最好的教材和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在廣闊的原野和叢林里從事自己喜愛的發現和探索活動,不僅鍛煉了骨骼、肌肉、提高了身體的適應能力和免疫力,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這里是可以得到充分的發展和滿足,這些成人們看來或許很平常無聊的東西,在孩子們的世界里可能是令他們興奮的重大發現。
在羅馬森林幼兒園,有的孩子興趣盎然地觀察草地里的各種昆蟲、有的孩子發現了不同形狀的植物的葉子和味道、有的孩子撿到了喜歡的小石子……在室內的作品展示廳里,有他們撿來了松塔、用樹葉拼貼的圖畫等。雖然下著小雨,滿地泥濘,孩子們跪著、爬著、坐在泥洼里,毫無顧忌地、自由自在地進行著自己感興趣的活動。雖然身上、臉上、手上弄得很臟,但是他們的快樂和收獲卻是巨大的。尊重孩子的天性進行自然教育的理念,從他們幼兒園的“園規”上就可見一斑。這個最令人驚嘆的告示牌上,寫著幼兒園的所謂守則,不是我們中國所熟悉的禁止這個、禁止那個,而是“在世界上的這一小片地方,下列行為不被禁止:踢球、爬樹、跳上草垛、笑出聲來、歡呼、玩水、弄臟自己、走在水坑里”。
三、充滿愛心與童心的老師,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
在森林幼兒園工作的老師對這種自然教育理念持贊同態度,他們對孩子充滿了愛心和耐心,更重要的是有一顆孩子般的童心,仿佛他們和孩子一樣的年齡,生活在童話世界里一樣,一起與孩子們玩耍、游戲。孩子與老師的關系非常和諧融洽,孩子可以直呼其名,不使用敬語。老師則不斷用鼓勵和贊美的語言肯定孩子的發現和行為,而甚少聽到他們使用命令的語氣對孩子講話。即使對孩子存在的不當或危險行為,他們也是很溫柔地告訴他們應該如何做,而不是嚴厲禁止和訓斥。老師想要孩子們怎么做的時候也會征求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不樂意,他們并不會生氣和勉強,而是尊重孩子的意愿。
在羅馬森林幼兒園里,老師們和孩子們一樣在泥濘的草地里滾爬,滿身污漬。孩子們非常喜歡園長的魔術表演,他們配合著吹仙氣,把打火機變沒了,幾個孩子跑過去搜遍園長的身上看看藏到哪里去了,園長笑著隨便他們搜身,他們快樂地叫著他的名字,讓他再表演一次。一個老師想讓幾個孩子往后面坐坐,她征求孩子的意見,問可以把他往后拉一些嗎?孩子沒有意見,老師才把他往后拉。另一個孩子說我要站著,不要坐著,老師便讓他站著。在羅馬森林幼兒園里,孩子是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比如有的孩子在任何時候感到累了,瞌睡了,老師會抱著他讓他休息;有的孩子不想在帳篷里聽故事了就可以跑出去進行其他的活動。孩子從小就得到這樣的尊重和自由民主的表達意愿的教育,長大了自然會平等對人,尊重別人自由民主的權利。
四、 混齡小班,互助合作的小伙伴關系
森林幼兒園都是采用混齡的小班制,班級的孩子從2歲多到6歲的都有,班級人數20多人組成,由2~3名老師共同看護。在很多時候大人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是與孩子不同的,而孩子們之間能夠更好地用他們特有的語言和方式互相學習。年長的會帶領年幼的一起探險,年幼的會向年長的學習新的技能和知識。通過這種方式所獲得的東西是自然的、主動的、具有創造性的、充滿樂趣的,而不是死板板的由老師填塞。
羅馬森林幼兒園共有24名孩子,三名志愿者老師。孩子們之間表現出的團結、禮貌和良好的溝通能力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孩子們在一起沒有打架、爭東西的現象,不僅小朋友之間友好相處,他們對陌生成人的來訪也能夠表現得很熱情大方。有的小朋友剛見面,就送給我他從草叢里發現的“寶貝”做禮物,并問我有沒有給他禮物來交換。有的小朋友還熱情地和我聊天,邀請我去他家里做客。有的小朋友對我們講的馬可波羅游歷中國的故事感興趣,有的小朋友對我表演的中國功夫——太極拳感到好奇并跟著學,他們對我們帶去的中國的絲綢、茶葉和剪紙有了最初的了解,這或許會引起他們將來像馬可波羅一樣對神秘的東方之國進行考察和旅行。
五、 比較與反思
每看到一處羅馬森林幼兒園里與我國的幼兒園里的不同之處,都會引起很多的反思。我們中國的幼兒園,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幼兒園的場地十分有限,孩子們都是在非常狹小的空間活動,大部分時間都是被關在擁擠、空氣污濁的教室里,圍墻高筑,大門緊鎖,四季恒溫不分冬夏,大多數的知識都來自書本和視頻。
每天的課程早就有固定安排,嚴格按照課程表的時間進行語言(如英語)、數學(如珠心算)、音樂、美術等課程的學習。幼兒園小學化在中國是普遍的現象。戶外活動的時間少之又少,活動器材也是在鋪著地板的地面上放置的工業化玩具。學習本來是天性和本能,充滿樂趣的過程。然而,在中國孩子經過幾年的“教育”之后,那些彌足珍貴的天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創造力逐漸被課程和作業所磨滅,后天再去“培養”不過是亡羊補牢,收效甚微。
在中國,幼兒園的老師大多數還都是受過正規教育的。但是傳統上家長式的作風在幼兒園的很多老師身上是隨處可見的,她們對孩子使用最多的是命令式語氣,孩子受到表揚最多的原因是因為“聽話”。孩子的意愿不能夠得到充分的表達和足夠的尊重。
在中國,很多幼兒園的師幼比達不到相關標準,往往是大班化教學,老師的精力不足和辛苦是顯而易見的,而孩子的個別需求也可能因此無法得到滿足。
但是,這種與大多數的幼兒園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不同以及受場所的限制,使得這種森林幼兒園并不是很普及,在德國和丹麥一些國家發展較好,學校數量近年來增長較快,在意大利還處于試驗階段,為數不多,并且沒有納入公共教育體系,因此沒有國家撥款,幼兒園的老師也沒有所謂的教師資格,而是認同這一教育理念的志愿者。另外,還需要家長對這一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理解和支持,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森林幼兒園。資金的短缺會使這些試驗性的森林幼兒園難以維持,更談不上聘用正規的有幼教資格的老師,以及老師的在職培訓等方面的費用。此外,孩子在戶外的安全與衛生也是森林幼兒園及家長最需要關心的問題 。本文為國家留學基金資助項目“意大利價值教育研究”(編號:201308410088)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院副教授,博士。意大利羅馬第三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訪問學者。
(供稿:崔柳 校對:崔柳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