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風靡全球的瑞吉歐學前教育研究者曾提出應將環境看作一個“可以支持社會、探索與學習的容器”,從這一理念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已將環境的創設和布置上升到與日常教學活動平等的地位,成為課程設計與實施的重要因素。同時,環境布置還促進了幼兒的社會化發展,使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發展起來。由此可見,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園環境對幼兒園教育活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問題的提出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遺傳、環境和教育是決定人的身心發展的基本要素,其中,遺傳因素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可能性條件,教育因素是人的身心發展的推動力,環境因素是促進人的身心發展的。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環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在開發幼兒個性方面,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環境創設已漸漸成為幼兒園工作的熱點。在剛剛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那么,究竟什么是幼兒園環境呢?我國幼教先驅陳鶴琴先生曾提出幼兒園環境是“兒童所接觸的,能給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質”。來自意大利北部小鎮瑞吉歐·艾米利亞的學前教育研究者則對環境的創設與布置提出了要求,他們認為環境是一個“可以支持社會,探索與學習的容器”。正是由于環境是幼兒每天所處、所接觸的,幼兒的身心發展,社會化發展以及個性發展,無一不受到它的影響。瑞吉歐的教育工作者認為:“空間具有教育‘內涵’,也就是包含教育性的信息和對互動的經驗以及建構式的東西產生刺激。”教育是否成功,有賴于環境中各個要素是否具有教育的成分、是否有益于幼兒在“做”的過程中的知識建構等等。所以說,環境絕不是裝飾品,也不僅僅是硬件設備的堆砌,而是和教育相互依賴、相互包容、相互影響,它們兩者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共同體。因此幼兒園環境對幼兒園的日常教育活動起著重要作用。作為與幼兒的成長密切相關的幼兒園,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全部條件,即幼兒園的教育環境。這些條件主要包括物化形態和觀念形態的兩種,亦即幼兒園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在幼兒園自身環境的創設方面,應不斷追求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相結合的教育取向,即“環境的設計傾向于所有與教育相關的事物相結合而發展。”
二、環境創設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定位
(一)環境是課程設計與實施的要素。
我國學前教育課程的本質是:“學習者在教育者有意識指導下,與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獲得的有益經驗和身心健全發展的全部教育性活動”。我們不難看出它強調了教育的三要素:學習者、教育環境和教育結果。
(二)環境是最佳的“記錄”之一
如果幼兒園的環境具有生機,幼兒的生命也將富有活力。因為“環境對幼兒的行為和發展之所以具有價值,不僅因為他是影響兒童發展的因素,而且是因為兒童在環境中通過自身的活動,就獲得了應付環境變化的方式和能力,并對環境也起到了影響甚至改造作用”。幼兒就是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發展的。
(三)環境是“第三位老師”
首先,環境應具有教育的功能。
其次,環境具有相關性。它能把引起幼兒相互經驗的各種的因素結合在一起,構筑新知識。
再次,環境還具有彈性。它應根據幼兒的需要不斷變化,也就是前面所說的讓幼兒與環境“對話”。
(四)環境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關鍵因素
兒童心理學表明,學齡前兒童處于自我中心階段,正是社會化的起步,急需在與同伴交往中學習理解他人,認識自我,把握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擺脫自我中心。
三、環境創設原則
(一)文化折射原則
學校的環境應呈現出當地的文化風情,從材料器具的使用以及呈現在墻面上的裝飾,都可以體現出幼兒園所處地域的風土人情以及地方特色。如大班幼兒教師利用我們的家鄉——金山,她所具有的獨特水鄉韻味,進行了主題教育活動“美麗的金山,我愛你”。幼兒園內每一件具有金山文化特色的東西都源自于幼兒及他們家庭的收集,狀元糕、楓涇丁蹄、金山蟠桃、金山農民畫、石庫門黃酒······這些幼兒和家長從家里帶來的材料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文化。
(二)年齡和發展原則
對于不同年齡的幼兒,環境創設的具體要求就有所不同,要盡量符合幼兒年齡特征和發展需要。如在小班教室里放置相對較多的無結構玩具;還有扮演娃娃家的空間。在年齡大一些的幼兒的班級里,放置較多的能進行探索和實驗的器材。
(三)時間和空間原則
幼兒園應該為幼兒提供一個安靜、不急促的活動步調,一種安全、自尊和解決問題的環境,正如馬拉古奇說的“我們必須尊重成熟的時間、發展空間、使用工具的時間和了解工具的時間,以及幼兒能以全面的、或緩慢的、或豐富的、或明亮的發展······這些時間是文化智慧與生物智慧的一種測量方式。
(四)尊重使用者原則
環境的創設應透露出對使用者——幼兒、教師、家長的興趣、需求和能力的尊重態度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在環境的創設使應不斷地詢問自己:幼兒需要什么樣的環境?這樣的環境便于幼兒的探索活動嗎?我們教師在怎樣的環境里更能有效地傾聽幼兒、幫助幼兒、記錄幼兒?家長對環境又有什么要求呢?等等。
(五)評估更新原則
幼兒園的環境不是固定不變的,而需要定期評估和修改。應根據不同的季節特征及結合幼兒園課程進展不斷更新環境布置,讓環境發揮最大的作用。
四、關于幼兒園環境的具體創設
(一)物質環境創設
生態學家巴克在大量實證研究的基礎上指出,人總是通過調節自己的行為來適應環境,而環境為人的行為方式提供了線索,但我們還應提出,人不僅能適應環境,而且可以改變環境,創造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環境,而良好的環境又會給人以積極的影響,如此形成人和環境之間不斷提升的作用。
物質環境建設的意義不僅因為它是影響幼兒發展的條件,更是因為環境建設的過程中,通過幼兒的積極參與而產生的互動效應。
1、幼兒參與物質環境建設的途徑與方法:
(1)參與設計
幼兒是環境的主人,應該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來設計創設幼兒園的物質的環境,這樣的環境對幼兒來說也更具有教育意義。例如,“我的家”這一教學活動來源于大班一名孩子對同伴談論自己家那座剛建成的別墅,孩子們在觀看他帶來的照片及利用雙休日到他家參觀,這些都會引起了其他幼兒的興趣,教師若能從與幼兒的交談中及時捕捉這些信息,就是一個很好的關于“自己的家”的教育活動。又如大班的孩子在老師的啟發下,準備創設《綠色家園》的主題環境。在孩子們熱烈的討論下,決定通過畫和剪貼的形成以分工合作的方法來完成,主題的內容也是由孩子們自己確定的,說起如何保護我們的環境,大家可帶勁了,開始討論什么是垃圾,應該如何處置這些垃圾才能保護我們的家園······到后來,有些孩子建議要讓幼兒園里的所有小朋友都知道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家園,于是就有了以下兩張大副的宣傳報。當整個主題創設完成的時候,孩子們興奮極了,他們不但被這種特有的藝術美所深深吸引,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更重要的是對如何保護我們的家園更了解了,對我們的環境更熱愛了。又如中班的孩子在參與設計自然角的環境時,表現出豐富的想象力。他們說白白的蘿卜像個小豬,細細彎彎的茄子像條小蛇,紅紅的蘋果像小娃娃的臉,胡蘿卜上的線痕像老公公臉上的皺紋„„根據幼兒的想象,老師把這些蔬菜、水果進行了藝術加工。可愛的蔬菜、小動物和水果寶寶讓孩子們產生了親切感,很快和它們成了朋友。
(2)提供材料與作品,參與布置
有幼兒提供材料與作品,是他們參與物質環境建設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十分重要且具有良好效果的教育過程。在我們每個教室內,都置有一個“百寶箱”,里面收集了幼兒從家里帶來的各種瓶、盒、罐、小掛歷、舊包裝紙、塑料泡沫板、吸管等廢舊材料,也有蟹殼、蛋殼、西瓜子殼、開心果殼等自然物材料。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孩子們用牙膏盒做成了高樓、汽車,把易拉罐裝飾成了各種小動物,讓蛋殼變成了許多可愛的小娃娃,用果殼拼貼出漂亮的圖案。用這些作品來裝扮我們的教室,孩子們可真開心,面對收集尋找各種各樣的廢舊物則更有興趣了,幼兒在這個積極投入、參與的過程中,其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都得到了培養。
在幼兒參與布置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如大班孩子創設的《美麗的花》、《我愛大自然》的主題,中班孩子創設的《風箏》、《恐龍》等主題,都是老師通過組織幼兒討論,按照幼兒的想法、看法,再同他們一起把大家的作品巧妙地組合在一個整體中的。這種把幼兒的作品組合起來進行環境布置的形式,也使每個幼兒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體驗到合作的樂趣。
幼兒通過動手、動腦,在親手參與環境布置的教育過程中,獲取了新的知識經驗,也得到了能力上的培養。而幼兒對自己的布置的環境也有一種特殊的鐘愛和親切感,這樣會激發幼兒更充分地與環境相互作用。
(3)利用環境進行主動活動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是通過他自身的感知和活動來形成的,所以物質環境的建設為幼兒通過主動活動獲得知識經驗提高能力創造了條件,同時,幼兒的活動表現,又為物質環境的再建設提供了依據。在我們各班所創設的豐富多彩的區角活動的環境中,幼兒主動活動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孩子們可以自由地選擇,老師為他們準備的各種材料,通過自發的學習或游戲來獲取知識經驗,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活動,選擇、調整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按照自己的意愿探索、嘗試,做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事情,使自己的能力水平得到了最充分的發揮。而老師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及時調整活動環境,使得環境能真正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在幼兒參與物質環境的整個過程中體現了師生互動,人與環境的互動,這樣的環境建設便是有更高層次、更深刻內涵的教育作用。不僅在物質形態上,更為生動、豐富、更充滿童趣,而且升華為一種更高級的精神形態,即形成幼兒良好的心理環境。讓幼兒參與物質環境建設,能使物質環境更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更能激發他們對環境的興趣與注意,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要,從而使環境與幼兒、老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產生互動作用,形成幼兒和諧的生活空間,從而對幼兒的知識、情感、意志、行為起潛移默化的作用,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2、幼兒參與物質環境布置對其發展起到的作用
(1)智能的啟發性
環境建設應著眼于豐富幼兒的知識,增長能力,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園各班結合教育目標和根據幼兒年齡特征和認知發展水平創設于墻面的主題欄,內容豐富;有慶祝各種節日的主題,有愛祖國、愛家鄉的主題,有反映四季特征的主題,也有孩子們所喜愛的故事主題„„。豐富的主題內容深深吸引著幼兒,他們不但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而且通過他們的參與布置和看看講講,也很大程度地獲得了認知上的發展和語言能力、動手能力的提高。孩子們在與環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學習,探究,從而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在小班“親親小動物”這一墻飾中,所選用的圖片和圖畫是兒童常見的小雞、小兔等。當幼兒參與布置這幅墻飾時,也就能大致明白這些小動物的大致外形特征了。
(2)情感的感染性
首先,環境的美化,可以培養幼兒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我們力求從尊重幼兒的審美興趣,滿足他們的審美需要出發進行環境的創設。對于每一個教育主題的環境布置,我們除了用它豐富的主題內容來教育幼兒外,也努力營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藝術美和富有童趣的美的氛圍來感染幼兒。在教室內,由師生共同制作完成的組合粘貼畫作品,讓孩子們體驗到了表現美,創造美的樂趣,也感受到了合作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其次,物質環境建設可以增強幼兒對環境的了解,培養幼兒熱愛自然,美化環境,保護環境的情趣。因此我們應努力創設不斷與幼兒相互作用的物質環境,讓幼兒名副其實地成為環境設計的主動者。比如在創設“美麗的春天”這一主題環境時,可以先讓兒童自己去尋找春天的特征:春天到了,花兒開了,樹葉發芽了,„„小班幼兒在搜集“春天”的過程中,幼兒通過各種感官的運用,充分感受到了什么是春天。當他們帶著花瓣、照片、圖畫等材料回到教室后,由教師在一旁引導幼兒用這些材料布置“美麗的春天”這一環境,在布置過程中,教師放手讓幼兒自己去討論構思和布局,而不是代替幼兒去布置。在幼兒親手參與環境布置的整個過程中,他們通過觀察、構思、動手,不但獲得了新知識,其動手能力和創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我想,同樣,當夏天、秋天、冬天來臨時,也可以通過讓幼兒收集、交流、布置環境,隨著不同季節的來臨,教室的墻壁在孩子們手中不停地“說話”,而幼兒在布置中也深刻體會到了四季的含義和特點。
新年的時候幼兒園里到處充滿了喜慶的氣氛,大紅的中國結、各種形狀的燈籠、高高燃放的焰火、玻璃窗上的中國民間剪紙······幼兒園的每一處都體現出小朋友們對我們的傳統佳節——春節即將到來的美好祝福。
在教室的向陽處,專辟了自然角和動物角,放了許多適合室內生長的動物和植物,如蘿卜、洋蔥、大蒜、馬鈴薯、芋艿、小魚、烏龜、泥鰍、蝌蚪、龍蝦等,并且采用值日生制度,讓幼兒輪流照顧、觀察,孩子們因此掌握了許多動植物的知識,大班的孩子對動植物的生長尤其感興趣,他們會自己動手畫觀察日記,記錄動、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他們還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播種,并參與澆水、除草、松土等勞動,在親手種植的過程中,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種植和飼養的活動不僅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也培養了幼兒從小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而利用自然材料組織幼兒進行手工制作來裝扮我們的教室,更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豐富多彩,如用玉米粒,西瓜籽,開心果殼粘貼成各種小動物的形象,采集秋天的落葉加工成標本,或拼剪成各種圖案,用橘子皮來做菊花,把各種蔬菜和水果進行造型,或變成一個有趣的動物,或變成一個可愛的寶寶。我們的物質環境因此變得更有意義,從而,培養了幼兒關心環境,保護環境的情感。
此外,物質環境建設還能培養幼兒關心他人,愛同伴,愛集體的情感。如,我們布置的生日欄,就營造了教室內溫馨友愛的氛圍。生日欄內,孩子們把自己的像片或自畫像貼在自己生日的相應月份內,平時孩子們會經常去關心生日欄,互相告訴這個月該誰過生日的消息。在每月下旬的時候,我們會為當月的小壽星過一次愉快而有意義的集體生日。小朋友們輪流向小壽星們祝賀,提出希望,并送上自己制作的小禮物,大家一起吃著蛋糕,唱著生日快樂欲,一起分享這快樂的時光。
(3)行為的激勵性
物質環境建設應形成鼓勵幼兒奮發向上的氛圍。幼兒的繪畫作品充滿了童真童趣,表現了他們的所思所想,我們把這些兒童作品來美化我們的環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來,孩子們增加了創作的興趣和信心,因為這是對他們的最高尊重與鼓勵。雖然幼兒的發展水平和表現各有差異,但環境建設應努力做到讓每個幼兒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悅,樹立不斷向上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在教室內的作品欄上,有我們每個孩子的作品,如果誰到我們的教室做客,孩子們會爭先恐后地向他介紹自己的作品,他們對自己的每一幅畫,每一件手工作品都非常的得意,作品欄是他們展示自己,表現自己的用武之地。
(二)精神環境的創設
人,都生活在極其廣闊的生活空間中。周圍現實的各種要素,在形成人的心理品質上都起著自己特殊的作用。客觀環境中的各種事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客觀存在,但只有在它們為人所感受和體驗時,才能對人的心理與行為產生影響。這些對人的心理產生了實際影響的環境因素,即被反映到心理世界中來,在人的頭腦中形成的環境影響,我們稱之為“心理環境”,它是指對人的心理發揮著實際影響的社會生活環境,包括對人產生影響的一切人、事、物。幼兒園作為群體式的保育和教育機構,其心理環境包括了幼兒生活、學習和游戲的全部空間,特別是幼兒的學習、活動及生活的氣氛,幼兒園的人際關系及風氣等,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
1、建立師生互動式環境
(1)熱愛幼兒、尊重并了解幼兒。
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教師熱愛幼兒是幼兒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直接表現,是教育的靈魂,是教師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基礎。這種愛是原則的、公正的、有理智的和有分寸的。它應以教學法規為指導,不摻雜個人好惡,不對幼兒姑息遷就,不厚此薄彼。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作為一個教師要以寬宏的胸懷去愛全體幼兒,而不只是愛幾個孩子,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俄羅斯有句諺語:漂亮的孩子誰都喜歡,而對難看的孩子的愛才是真正的愛。這里所說的“漂亮”與“難看”的孩子,不僅是長相上的美丑,也包括德才上的優劣。在幼兒園里,確實有一些比較“難看”的孩子,他們淘氣、不聽話、破壞紀律、成績不良等。對于這些孩子教師更需要格外關心和幫助。可是,在有些教師的眼中,她們喜歡的只是個別幾個孩子,而表現一般的孩子只能“廣種薄收”,至于那些進不了教師視野的孩子則更是“朽木不可雕也”。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偏見,這種偏見說明,這樣的教師還沒有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持有這種偏見的教師,不僅影響其工作情緒,而且人為地造成了“幸運兒”和“不幸兒”,形成少數與多數的隔閡、分化和對立。其后果就在于喪失了幼兒發展的最佳環境。因此,幼兒教師要深入了解每個幼兒,不帶任何偏見地對待每個幼兒。教師要善于設身處地地體驗孩子們的所作所為,耐心細致地觀察、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以真誠、熱愛和關懷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幼兒,做到一視同仁。
(2)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過程是教師教和幼兒學的雙邊活動,教師要調動幼兒參與學習,就要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學習氣氛,即在教師主導作用下,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使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親自動手、動腦、動口,多種感官參加活動。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材料有內在興趣。”良好的學習氣氛能喚起幼兒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使幼兒得到一種愉快、成功的體驗,并保持一種積極的學習心態;反之,則使幼兒產生倦怠、煩悶和冷漠之感,久而久之,將使幼兒產生厭學情緒。而要真正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必須有一個寬松自如的環境,民主和諧的氣氛。這就要求教師不要呵斥、指責幼兒。因為,雖然幼兒年齡小,但也有較強的自尊心,他們不喜歡老師“赤裸裸”、直截了當、當眾揭短的教育方式,他們愿意教師與之關系融洽,承認并鼓勵他們。這樣,在各種環境和形式的教學中,幼兒不是緊張、恐懼、對抗和壓抑,而是輕松、愉快、情緒飽滿地接受學習。所以,寬松和諧的教育氣氛是幼兒學習知識、開發智力的前提。
2、建立同伴互動式環境
(1)教師參與建立良好的幼兒群體
群體是我們社會生活的基礎,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群體當中,幼兒也不例外,所以,建立良好的幼兒群體,是幼兒園,心理環境的重要內容,它能促進幼兒個體心理的發展。幼兒作為特定的社會成員,從群體意義上講,首先要歸屬于幼兒園里的班級集體,為此,教師不僅要掌握幼兒的身心發展的規律,還要研究幼兒的群體問題,努力使群體對其中的每個成員的心理和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所以在教師初建班集體時,應堅持正面教育和集體教育的教育態度,使幼兒個體的才能在集體中得到充分表現,逐漸使幼兒產生自信和自主感。教師應注意引導、鼓勵和幫助幼兒參加各種活動,并隨時肯定、表揚他們的積極性和良好表現,這將會激勵他們的主動精神;如果對兒童的活動及活動結果要求過嚴,指責過多,評價不公正,甚至采取諷刺、挖苦的口吻或不合理的懲罰,必然會挫傷幼兒的心靈,使他們自卑、失去信心,對自己應付周圍環境的能力發生懷疑,對自己的行動或自身產生羞怯感,進而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2)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與人際關系
教師和幼兒都有喜歡教師交往的傾向,通過交往活動,他們都能使各自的心理愿望和精神需要得到滿足。通過富有感情色彩、充滿友情的交往方式,消除教師和幼兒之間人際交往的冷漠與緊張,避免“孤獨世界”所導致的惡果,無疑對教師和幼兒的心理健康都是有益的。教師應掌握和認識幼兒與人交往過程中的各種方式和活動規律,以便針對幼兒的差異,有效地訓練他們的社交活動能力。同時,教師應成為幼兒人際交往的榜樣,因為,在缺乏人際交往互動的環境里,幼兒無法獲得人際交往所需相互性和意向能力,無法獲得意義感,不能認識關系。所以教師要運用集體的力量糾正幼兒交往過程中的不良傾向,培養幼兒良好的交往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