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_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_大象焦伊人久久综合网色视_欧美old老太妇

快樂過中秋——幼兒園中秋節活動參考方案

時間:2012-08-21 18:06來源:紅纓教育作者:客服中心點擊:

  設計意圖: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淀著許多洋溢著濃厚東方文化色彩的傳統節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節日正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民俗節日,無不大力弘揚著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傳承民族精神。時值中秋節的來臨,讓我們的孩子了解這一傳統節日,學習科學小知識,并且在活動過程中把禮儀滲透到各個細節處。
  
  總體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并了解中秋節的來歷。
  
  2、豐富幼兒的科普知識,了解“月食”現象與影像知識。
  
  3、了解中秋節的風俗,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食物并一同分享,同時體會到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活動時間:自定
  
  活動準備:
  
  1、環境準備:園所室外與室內能凸顯中秋節日氛圍的環境布置。全園分為繪畫、講故事、“學科學,懂知識”、“齊動手,共勞動”四個小組。幼兒以班為單位,其中繪畫組:小中大班都可以參加;講故事組:中大班參加;“學科學,懂知識”組:大班參加。“齊動手,共勞動”組:小中大班都可以參加。
  
  2、道具準備:繪畫工具、國畫顏料、水粉顏料、宣紙、白紙;燈泡、皮球(大、小各一個);手電筒、白墻/屏幕;月餅、食品、水果、盤子、水果刀。
  
  3、其它準備:凳子、大桌子、家長簽到本、話筒、條幅等。
  
  活動一、二、三、四是同時進行的,所以有一個統一的時間就行,活動五的時間可以另加的,但要結合實際定時間。
  
  活動一.   美麗圖,我來畫(小中大班孩子參加)
  
  活動目標:讓孩子用繪畫等手法表達自己認識的中秋節,開發幼兒的動手能力與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1、活動前教孩子背誦有關中秋節的詩詞。
  
  2、教師講解中秋節的來歷及傳說并出示相應圖片。
  
  3、教師事先準備一些與中秋有關的詩詞、圖片、國畫、水粉畫、掛在教室。讓孩子在作畫期間尋找靈感。
  
  4、準備繪畫工具、宣紙、水粉顏料、國畫顏料、半成品、擦手毛巾。
  
  活動過程:
  
  大班孩子:水粉畫、水墨畫、沙畫(自選)
  
  中班孩子:撕紙畫、添畫、黏貼畫(自選)
  
  小班孩子:拓印、黏貼畫、涂色(自選)
  
  作畫期間,其它幼兒以及家長可以保持秩序的觀看。
  
  也可以以班為單位家長跟孩子共同做一幅長卷畫,完成之后掛于幼兒園大廳、走廊。
  
  作畫后,教師幫助幼兒一起把畫粘貼在教師四周墻壁上。
  
  活動二.  小故事,大家講
  
  目標: 親子互動,提高家長的認識。通過孩子講故事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1、提前兩天教師給講故事的孩子布置任務,和家長一起尋找、準備中秋節的小故事。
  
  2、準備小長衫(同相聲演員長衫)。
  
  3、將場地布置成小劇場。臺下觀眾坐成弧形。
  
  活動: 1、先由一名教師生動地給大家講中秋故事。
  
  2、每位幼兒輪流上臺講故事,幼兒獨立講,其他人做觀眾,要有觀看的禮儀。
  
  要求:講故事的幼兒身著長衫,聲情并茂地講。家長、教師、幼兒都保持安靜狀態聽故事,并用掌聲鼓勵。
  
  3、可以將故事改編成劇本,幼兒排演成情景劇,情景劇的表演和講故事可以穿插著進行,提前準備好道具和服裝,小演員要畫好妝,舞臺可以跟講故事的是同一個舞臺。
  
  活動三.  學科學,懂知識。  
  
  目標:開發幼兒的創造力與藝術想象力,培養手指精細動作,和動手能力,模仿能力;豐富幼兒科學小知識。
  
  道具準備:投影儀/手電筒,白墻/幕布,月亮圖片,摳畫出嫦娥形態的紙板;燈泡,氣球(大、小各一個);整間教室都要遮光。
  
  知識準備:熟悉一些物體、動物的輪廓形狀。
  
  注意:1、在幼兒進入此活動教室前,老師要與前來的家長和幼兒溝通好活動時的注意事項:要盡量保持安靜;由于活動室內很黑,請幼兒不要亂跑以免磕傷;
  
  2、如果空間不夠,可以選擇大一點的教室或分批進入。
  
  活動:(一).奇妙的手影
  
  教師引導幼兒用小手做各種各樣的動作,激發幼兒對手影游戲的興趣。教師通過一個小故事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根據故事做出相應手影。
  
 ?。ǘ?“嫦娥奔月”。用“小孔成像”法,展示嫦娥奔月
  
  前期教師與幼兒共同摳畫出嫦娥奔月形態的紙板,用紙板遮擋在屏幕與投影儀之間,屏幕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像,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在

幕布左上角粘貼上月亮圖片。前后移動中間的板,像的大小方位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通過此方法,既讓幼兒更生動地看到了嫦娥奔月的情形,并且讓幼

兒增加了小孔成像的科普知識。
  
  (三).神奇的月亮
  
  1、導入:展出各種形狀的月亮圖片。
  
  2、模擬月食全過程:使用燈泡代替太陽,一個孩子舉起大皮球代替地球,另一名孩子舉起小皮球代替月球。
  
  打開燈泡,大皮球圍繞太陽轉,小皮球圍繞大皮球轉,觀察大皮球、小皮球各自被對方的黑影遮擋的情況。
  
  活動四.  齊動手,共勞動
  
  目標:培養幼兒幫助父母做家務的良好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各種水果、月餅與食品、水果刀、盤子
  
  活動:1、幼兒負責清洗水果并裝盤。
  
  2、教師與家長將水果、月餅、食品切小塊,幼兒擺盤。
  
  3、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制作水果拼盤以及食物拼盤。
  
  活動五.  吃月餅,同分享
  
  目標:懂得謙讓,共同分享勞動成果。
  
  準備:若干名教師做為引導員,個人小餐具,音響,樂曲。
  
  活動:用自助餐的形式,把每組小朋友做的食物都擺放在大桌子上,然后全園共同品嘗。同時欣賞歌曲《春江花月夜》、《爺爺為我打月餅》等。
  
  備注:1、前四個活動的方式可以調整,也可以都在一個大教室進行。
  
  2、還可以先報名,然后在自己報名的活動完成后,由家長陪同再到其他的教室參加或參觀其他的活動。
  
  3、整個活動中老師、幼兒、家長都要有禮儀行為,比如:不影響他人、學會排隊、等候、老師在指引家長時的手勢語,迎賓時要注意的禮儀等等,這些環節都要體現出來。
  
  4、一共四個活動,四個教室,如果幼兒園班級較多,可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班級搞同一個活動,幼兒園可以自己按實際情況安排。
  
  有關中秋節的資料:
  
  1、中秋節的來歷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為“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2、中秋節的傳說故事
  
  (1)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個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不少志士也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吳剛折桂
  
  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事,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玉兔搗藥
  
  相傳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故稱作“玉兔”。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為月亮的代名詞。
  
  3、中秋“賞月”種種
  
 ?。?)追月
  
  香港人過了八月十五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八月十六的夜晚再過一次,俗稱“追月”。十六的晚上,人們扶老攜幼,帶著帳篷燈具、美酒佳肴,來到海灘,聽濤賞月,吟詩弈棋,品酒談笑。此時,藍天碧海與月光燭光相映生輝,引人入勝。
  
 ?。?)行月
  
  當月亮升起的時候,廣西侗族各村寨的群眾踏著月光來到山村開闊地,笙管齊鳴,載歌載舞。遠聽聲樂震天,近觀舞姿婆娑,恰似一個大舞臺飄在如水的月色里。
  
  (3)望月
  
  中秋之夜,月亮即將升起時,朝鮮族人民爭先爬上事先用木桿和松枝搭成的“望月”架。俗謂先看到月亮者可獲好運。爾后,人們敲起長鼓銅鑼,吹起洞簫,一起合跳《農家樂舞》。
  
  (4)走月
  
  流行于蘇州一帶。中秋之夜,婦女們相約出游,訪親會友,賞月觀花,此來彼往,絡繹不絕,直至夜深方散。
  
 ?。?)圓月
  
  陜西長安一帶民間在中秋節這天,家家做團圓饃,中間放芝麻和糖等作料,放在鍋里烙熟,全家人一同食之,謂之“圓月”。
  
 ?。?)尋月
  
  藏族同胞度中秋有水中“尋月”習俗。是日夜晚,青年兒童沿著河流,尋找倒映在水中的明月,直至夜深,方歸家吃團圓月餅。
  
  (7)祭月
  
  錫伯族于中秋夜,在庭院中設一供桌,上面擺上切開的西瓜及其他果品,然后全家人向月亮叩拜,請月神下凡,品嘗人間的瓜果。鄂倫春族也有類似習俗,祈求月神保佑,萬事如意。
  
  (8)乞月
  
  中秋夜半之后,廣東東莞未婚的男青年三五成群地在月光下燃燒香燭,向月下老人祭拜。傳說,此刻是月老為凡間男女牽線做媒之時,月老可為虔誠的小伙子覓上一個美貌多情的伴侶。
  
 ?。?)照月
  
  浙東民間有“照月”得子風俗。傳說,久婚不孕的婦女,在中秋月圓當空時,獨自坐于皎潔的月光之下,可以祈求月神賜福,受孕得子。
  
  4、各地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但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并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紅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后,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發辮狀,浸濕后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之發出巨響并有游火龍的風俗?;瘕埵且缘静菰傻凝垼砩喜逵邢阒?。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
  
  在北方,山東省慶云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稱為“青苗社”。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我國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也過中秋節,但節俗各異。
  
  壯族習慣于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餅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燈,以測一生的幸福,并演唱優美的《請月姑》民歌。仡佬族在節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頭公牛,將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靈,迎新谷,他們稱為“八月節”。
  
  黎族稱中秋節為“八月會”或“調聲節”。屆時各集鎮舉行歌舞聚會,每村由一“調聲頭”(即領隊)率領男女青年參加。人員到齊后,大家互贈月餅、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結隊,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飲米酒,開展盛大的調聲對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機挑尋未來的伴侶。
  
  中秋節吃毛芋
  
  五華縣轉水鎮有一個奇特的傳統。每年中秋節晚上,鄉親們每家每戶都要蒸一鍋帶皮的芋頭,在賞月時,全家人先吃芋頭后吃月餅,并在剝芋皮時說“剝鬼皮”。據說這樣一能“避邪”,二是為了紀念人民起義。
  
  傳說元朝末期,統治者對漢人進行殘酷的統治和壓迫,因害怕廣大勞動人民起來造反,在每十戶勞動人民中就駐一個朝廷的爪牙。這些兇惡的家伙專門監視民眾的生活起居,肆意搜刮民脂民膏殘害百姓。他們還規定每十戶人家共用一把菜刀,誰要用刀都要從爪牙手里借出。
  
  為了反抗這些壞事做絕的爪牙,推翻統治階級,有個聰明的人想了一個聯絡大眾的辦法,他扮成賣芋頭的商人,在熟芋頭皮下藏著字條送到每家每戶,要求人民在中秋之夜賞月時統一行動,把這些爪牙全部殺掉。最后,全國各地的人民起義推翻了元朝的統治。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這次起義行動,每逢中秋節晚上就擺著熟芋頭和細茶、老酒、月餅等,一邊賞月一邊談論著家事國事,并講述那久遠而傳奇的故事。
  
  5、中秋佳聯擷萃
  
  中秋賞月,古往今來,文人雅士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情景交融的佳聯奇對。
  
  四川巫峽瑤臺有一聯: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此聯以疊詞的方式寫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使中秋月色與巫山秀色相對,工整自然,珠聯璧合。
  
  古代有一才子,仰望中秋月,吟上聯曰: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但他苦思冥想,對不出相媲美的下聯,直到那年的除夕之夜,才觸動靈感,吟出下聯:今夜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此聯結構嚴謹,淺顯明快。
  
  某年中秋,蘇東坡與家人賞月至夜半,出一上聯要三個兒子對:半夜二更半。其第三個兒子應對曰:中秋八月中。對得工整貼切,出奇制勝。
  
  杭州市有一座浙江貢院,院門口有一副對聯描寫了時令與漲潮的關系:下筆千言,正桂子香時槐花黃后;出門一眺,看西湖月滿東海潮來。生動準確,意境優美。
  
  清代鄭板橋在揚州瘦西湖小金山島的“月觀”上書聯:月來滿地水;云起一天山。形象貼切,充滿詩情畫意。
  
  有副拆字聯:日月同明天不黑,山丘共岳地非低。
  
  還有三副回文聯:
  月鎖云中云鎖月;人歸夜半夜歸人。
  月弦上掛上弦月;星斗北移北斗星。
  月上樓頭樓上月;名題榜首榜題名。
  
  6、唐詩宋詞
  
  秋宵月下有懷----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中秋待月----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倪莊中秋----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
  
  中 秋 月-----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
  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嫦 娥---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靜 夜 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r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八月十五夜玩月---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月------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水調歌頭-----蘇東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幫助中心

配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