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穿衣要適量
秋冬寶寶穿衣要適量,宜少不宜多。
具體表現:
1、小寶寶的體溫調節功能尚不健全,需要外界溫度變化的不斷刺激。入秋時,如果寶寶穿衣過多,會影響皮膚散熱,降低調節散熱和抵御低溫的能力。
2、其實媽媽就是寶寶穿衣的最好衡量標準。當媽媽與寶寶穿一樣厚薄衣服,靜坐時不感到冷,那寶寶就感覺正好合適。
小貼士:
1、關注天氣預報,及時了解天氣變化,是媽媽每天的功課。如果天氣跟前一天沒有大的變化,就不要輕易給寶寶添加衣服。
2、給寶寶穿多少衣服最好在早晨起床時決定,因為早晨穿得多,到感覺熱時再脫下,容易使寶寶感冒。
增減衣服要及時
隨著氣候的變化,給小兒的増減衣服要及時適量。寶寶舒適的外在溫度是26℃,我們把衣服的類型和保暖溫度做個大致歸類,根據“穿衣溫度=26℃-室溫”的公式,媽媽就可以隨時掌握寶寶的穿衣法則了。
具體表現:
1、較厚羽絨服相當于9℃,薄款羽絨服是6℃,稍厚彈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絨衣服、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是1℃。
2、如今天的溫度為22℃,則穿衣溫度=26-22=4=1+3=2+2,那么給孩子穿一件薄棉毛衫(1℃)+一件抓絨衣服或薄外套(3℃)就可以即可。或者兩件厚棉毛衫即可。
“三暖一涼”穿秋衣
秋冬寶寶穿衣法則:給寶寶穿衣服,要保持頭部散熱,頭部過暖反而會令寶寶心煩頭暈;衣服不要穿太多,以不妨礙寶寶活動為前提。
具體表現:
1、媽媽可以隨時摸寶寶的手,如果手上的溫度適中而頸背又沒有汗的,說明寶寶穿的衣服量適中。
2、查看寶寶穿衣是否合適,只要保證“三暖一涼”就可以,一是手暖、二是肚暖,三要足暖,四要頭涼。
手暖:撫摩寶寶手心,如果是溫熱而無汗,證明穿衣是得當的。
肚暖:保持肚暖即是保護脾胃,當冷空氣直接刺激腹部,就會肚子痛,從而損傷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穩定地運轉,影響到正常的消化吸收。
足暖:腳部是陰陽經穴交會之處,皮膚神經末梢豐富,是對外界最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手腳保持溫暖,才能保證身體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
頭涼: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經由體表散發的熱量,有1/3是由頭部發散,如果頭部捂得嚴嚴實實,反而不利于體熱蒸發,特別是當孩子發燒時,更不可捂住頭部。
???????
注意衣服防潮
由于季節交換時,強對流天氣多,雨水充沛,衣服經常曬不干。所以媽咪最好把寶寶的衣物放在隔潮的袋子里儲存。給寶寶穿之前,最好用吹風機的熱風把衣服、帽子、鞋都吹干、吹熱再給寶貝穿。
還要注意以下3個提醒:
1、外出時別忘了給寶貝戴上帽子
初秋時,白天的陽光還比較強烈,戴上帽子既可以遮陽,又可早晚較涼時避免寶貝的頭部受涼。特別是小寶寶,囟門尚未閉合,頭頂部非常薄弱,更易受涼而引起傷風感冒。
2、選擇純棉、舒適、透氣材質的衣服
初秋氣溫仍然很高,特別是南方地區,愛玩愛鬧的寶寶依然會出很多汗。但終歸氣候還是比夏天相對干燥些,特別是北方地區空氣中的靜電稍有增大,所以媽咪應注意給寶寶穿著易吸汗、透氣性好、靜電小的棉質衣物,以免刺激寶寶嬌嫩的皮膚。
3、寶寶的衣物要及時更換,單獨清洗
寶寶出汗后,媽咪要及時給寶寶更換衣服,以免秋風一吹,使寶寶的身體著涼。
寶寶入秋冬穿衣指南
寶貝還不會向媽咪表達自己的冷熱感覺,但他們的手腳溫度卻能夠提醒媽咪。可經常摸摸寶貝的四肢和手腳,來感知一下寶貝的冷熱。
貼心建議:
1、室內外穿衣有別,到戶外去要給寶貝加件外套。
天氣轉涼,室內外的溫差逐漸開始增大,媽咪帶寶貝一起外出時,要記得給寶貝帶上外套和長褲,以便為寶貝隨時增加衣服。
2、外出時別忘了給寶貝戴上帽子。
初秋時,白天的陽光還比較強烈,戴上帽子既可以遮陽,又可早晚較涼時避免寶貝的頭部受涼。特別是小寶貝,囟門尚未閉合,頭頂部非常薄弱,更易受涼而引起傷風感冒。
3、回家后不要馬上給寶貝脫外套、摘帽子。
初秋的天氣常常是“外面熱而室內涼”,進門一下子就把寶貝的外套脫掉了,容易使寶貝著涼,畢竟寶貝適應溫度的能力不及成人。應先讓寶貝稍微適應一下室內的溫度,再給寶貝脫外套、摘帽子。
4、選擇純棉、舒適、透氣材質的衣服。
初秋氣溫仍然很高,特別是南方地區,愛玩愛鬧的寶貝依然會出很多汗。但終歸氣候還是比夏天相對干燥些,特別是北方地區空氣中的靜電稍有增大,所以媽咪應注意給寶貝穿著易吸汗、透氣性好、靜電小的棉質衣物,以免刺激寶貝嬌嫩的皮膚。
5、寶貝的衣物要及時更換,單獨清洗。
寶貝出汗后,媽咪要及時給寶貝更換衣服,以免秋風一吹,使寶貝的身體著涼。
桂醫師說,溫度為26℃時,穿一件T恤剛剛好,以這個為基準,如果溫度下降3℃,加一件薄外套就剛剛好;下降4℃,加一件厚羊毛衫就行。以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