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第二章語言
第一節 引言
語言是人類思維和交際的工具。它以語音為物質外殼,以語義為內容,以語法為組織體系,以文字為視覺形式,來傳遞信息。語言是每個人必備的能力,是一種基于認知的綜合實踐能力。語言學習的目的和基本途徑是與他人進行交流。
幼兒語言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5歲之前是語言準備階段;1.5~3歲是語言的發展階段;此后是語言的完善階段。3歲的幼兒基本上能掌握本民族語言,詞匯量達到1000左右,開始使用一些復雜的修飾語和句子。他們不僅能說出自己的姓名、年齡、父母姓名、家庭住址,而且能夠流暢地背誦兒歌、詩詞、廣告詞等,會猜簡單的謎語;但交流中還存在語病,與成人交談還存在一些困難。
3~6歲的幼兒在聽、說、讀、寫等方面都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指南》將3~6歲幼兒在語言領域的學習和發展分為傾聽與表達、閱讀與書寫準備兩個子領域。教育者可以根據《指南》中描述的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在傾聽與表達、閱讀與書寫準備兩個子領域的發展目標和教育建議,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對孩子進行針對性地訓練,并把這些訓練貫穿到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游戲等各個環節當中。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研究背景介紹。簡述國內外幼兒聽、說、讀和寫等幾項能力的相關研究成果和主流的理論,指出各項能力的發展歷程與基本軌跡。
2.發展目標解讀。對《指南》中3~4歲、4~5歲、5~6歲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與培養目標進行分析,突出說明不同年齡階段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差異,解釋依年齡階段來設定不同標準的原因。
3.教育建議解析。對《指南》中列舉的教育建議進行簡要解釋,幫助讀者明確教育活動的目標,從而在設計活動時更有針對性,避免進入活動設計的誤區。
4.課程與區角活動設計建議。根據幼兒園課程設置和區角活動的共同教育目標,說明各子領域的課程設置如何與區角活動更好地聯系在一起。
5.能力評價問題分析。說明各年齡段的子領域能力發展的一般評價方法,幫助讀者正確理解相關問題,能夠較科學地對3~6歲幼兒的語言能力進行測評。
第二節 幼兒語言能力發展與培養的研究背景
語言是社會約定俗成的符號系統,幼兒語言習得的過程,是通過日常交流,在自然的生活環境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本民族語言的發音、理解詞義、學習組詞成句、表達思想的過程。幼兒語言發展的必要條件,是讓他們多聽、多說、多看,并適當地寫寫畫畫。
幼兒園語言教學工作要遵循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基本規律,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幼兒教師應了解幼兒語言發展的基本理論,按照各年齡階段傾聽與表達、閱讀與書寫準備的指標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
一、幼兒語言能力發展與培養的主要理論
將語言與思維聯系起來,以幼兒語言能力習得規律為目的的研究活動始于19世紀末。20世紀中期以來,國內外學者更加廣泛地關注幼兒語言能力的獲得及其制約因素等問題,并形成了很多有價值的理論和觀點。根據“幼兒是如何獲得語言的?”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幼兒語言能力發展與培養的主要理論可以分為三大流派:環境決定論、先天決定論、環境與主體相互作用論(祁文慧,2011)。
1.環境決定論
行為主義者認為,幼兒通過聽和說的行為建立了語詞之間、語詞與客觀事物之間的聯系,便學會了使用語言進行交流。這種學習行為可以通過加強外部刺激、進行條件反射訓練來控制。簡單地說,幼兒的語言能力就是通過傾聽、模仿成人的行為,加以強化訓練塑造而成的。
2.先天決定論
這種理論否定了環境對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絕對影響作用,強調幼兒能夠說話是由先天遺傳因素決定的,認為人類的大腦先天就具有加工語法的功能,幼兒在一定的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會習得某種語言能力,社會環境只是促進幼兒習得語言的條件,而不是決定因素。
上述兩種理論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遺傳素質是幼兒能力發展的物質前提,孩子正是在這種由親代傳遞下來的物質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行為基礎。幼兒的大腦和神經系統、心理發展的個別差異,很大程度上源自遺傳。如果父母的語言能力強,樂于傾聽、善于表達,孩子就很可能也具備這方面的優良品質。另一方面,聽、說能力的好壞并非孩子此方面能力發展的決定因素。因為每個人語言能力的發展還會受到社會生活條件和教育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且,來自外部的影響更為顯著。
3.環境與主體相互作用論
現代幼兒心理學家讓·皮亞杰、布魯納、韓禮德等將幼兒的語言獲得與幼兒心理整體發展聯系起來,從微觀上研究了語言與思維的關系、社會交往對語言的作用等問題。他們既肯定了人類具有先天的認知機制,也承認客觀環境因素對幼兒語言發展的作用,是目前國內外研究幼兒語言發展的主流理論。
(二)讀寫準備理論
對幼兒讀寫能力的發展進行系統研究始于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教育者發現,很多小學生因為不會閱讀而產生學習障礙,究其原因,是幼兒教育沒有為孩子進入正規閱讀教育環境做好準備。這一現象引起了研究者的普遍關注。
1.“閱讀準備”說
1925年,美國國家閱讀委員會提出了“閱讀準備”說的觀點,即“成熟或先前學習,使幼兒個體能容易而有效地學習閱讀”,將0~6歲的學前教育階段稱作“為讀寫作準備的時期”。(張豹,2003)
2.“早期讀寫能力”論
結合認知心理學和心理語言學的有關理論,提出‘早期讀寫能力’觀點。他認為,讀寫能力的發展是從個體出生時就開始的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幼兒在接受正式的讀寫教育之前,父母、教師及周圍的環境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Whitehurst,1998)1986~,Teale和Sulzby進一步明確了“早期讀寫能力’’的概念:早期閱讀能力是指幼兒在正式學習讀寫之前所具有的關于讀寫的知識、技巧和態度。(李燕芳等,2004 )
二、幼兒“傾聽與表達”能力研究的主要成果
《指南》中劃分出的“傾聽與表達”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口語表達能力,包括聽與說,它是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基本任務。近年來,幼兒語言獲得的研究逐漸成為幼兒能力發展研究的重點之一。幼兒聽辨能力、語音、詞匯、語段等的研究都有顯著成果。
(一)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機制
幼兒的語言表達行為是靠大腦的言語中樞來控制和調節的。幼兒聽、說、讀、寫的先后順序由言語中樞的發育成熟順序所決定,因此,幼兒言語中樞成熟水平的個別差異也決定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差別。
聽覺是促進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感官。幼兒語言能力的獲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聽覺力的高低。當詞匯信息通過耳朵這一特定的通道,傳送到中樞神經系統——大腦時,大腦將對聽到的信息進行識別、加工、整合,之后由神經元對人體各個器官發出相應的指令。當指令信號發給嘴的時候,它便以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正常發育的幼兒,其聽覺力應該也是正常的。如果聽覺出現障礙,個體將不能正確識別言語的內容和意義,也就無法準確地進行語言交流。孩子的聽覺中樞發育較早,對語音、語義的理解也早于表達。
孩子達到一定月齡的時候,會表現出言語產生、言語理解、言語復述等能力。當語言單位積累到一定數量、口腔的協調動作能力達到能發出語音的時候,便開口說話。(趙寄石等,1993)有的孩子開口說話的年齡較小,發音比其他同齡幼兒清楚。但這并不意味著開口說話比較晚的孩子,其理解力和后天的表達能力落后于前者。因為每個人的言語運動中樞成熟時間和口腔運動能力的發展是有差別的。這很大程度上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研究表明,幼兒在3~4歲時能聽懂成人的話,并能說出使人理解的話語;5歲時集中精力能聽懂別人對話的內容,能說出符合常用語法的話語;6歲時基本沒有發音錯誤,至少能復述兩個短句。
一些學者從生物學和神經生理學的角度,鑒定了語言行為是以大腦的成熟發育為基礎,與階段性心理發展過程相適應的結論。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的感知覺、注意力、記憶力、情緒情感等心理特征都有所發展,與此相聯系的語言行為也隨之形成和發展。例如,幼兒要將聽到的和談到的詞語與其發生的背景聯系起來才能理解其含義;幼兒集中注意聽的時間越長,他們能夠理解語言的深度和廣度也越大,從而能進行語言表達的行為也越流暢;情感豐富的幼兒,更能理解所聽到的語言、文學作品的意義,更愿意主動學習和使用不同的語言。當孩子情緒高漲、與喜歡的人在一起的時候,聽和說的愿望自然也更強烈。
當然,外部刺激對個體言語中樞機能的成熟也是有影響的。早期詞語、句法的訓練有可能擴大言語器官在大腦皮層的投射面積,從而促進言語中樞的成熟,激活表達能力的發展。這正印證了俗語“腦子越用越活”。另外,幼兒在識字之前,其語言表達能力發展水平與手指的精細運動有很高的相關性。動作思維敏捷的孩子表達能力也相對更強。
(二)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過程
從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歷程來看,嬰兒一出生便能發出“哎” “哼”等豐富的聲音;3~4個月時,有時會發出笑聲或有意識地向成人作出應答、呼叫;8個月時發音比較穩定,能用聲音和動作相配合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愿望,這時父母對嬰兒發出的近似于成人說話的聲音進行強化,可以幫助孩子更快地獲得語言。到了1歲,寶寶基本上可以說出經常訓練的詞,如“媽媽”,“要”等。我國的語言學專家研究發現,漢語幼兒經過單音發聲、音節發聲和前詞語發聲等三個發音準備階段,在19個月以后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語言交流。(周兢等,2004)幼兒早期的語言往往跟熟悉的日常用品、小動物有關,意義和詞性、語法也不夠準確。在2——1 2歲的語言發展關鍵期內,孩子從發音、詞句、語段等各方面逐步成熟。根據《指南》對各年齡階段幼兒“傾聽與表達”能力的指標,下面四個方面的研究結論對幼兒園教育工作具有指導意義。
1.聽辨能力
根據幼兒語言學的研究結果,幼兒聽辨能力的發展分成三種層次水平:辨音——辨調——辨義。(周兢等,2004)
(1)辨音階段(0~4個月)
嬰兒首先學會分辨言語聲音和其他聲音的區別。出生24天之后的嬰兒能夠對不同性別人的聲音、撫養者和陌生人的聲音作出明顯不同的反應。嬰兒在感知語言時能夠辨別不同人說話時的音高、音量和音色方面的輪廓性的差異。兩個多月的漢語幼兒能夠從各種混合組成的話語中分化出不同的語音,并嘗試發出如/a/、/ei/、/n/、/ha/的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