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8-23 來源:浙江學前教育網 作者:客服中心 點擊:次
生活活動和游戲活動對幼兒的發展有著獨特的作用。該幼兒園充分利這一作用,對幼兒的進餐實行精細化管理,非常值得推廣。
關注幼兒習慣養成 推進幼兒園進餐管理精細化
幼兒園面對的群體是祖國的未來,是需要精心呵護的幼苗,創辦高質量的幼兒教育是當今社會的迫切要求,今日的生活教育是幼兒適應明日生活的準備,今日的生活積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幼兒未來的健康發展。勝中五幼結合本園實際,認真開展幼兒進餐精細化管理工作,在“精”字上做文章,在“細”字上下功夫,切切實實把每一個細節做好,有效提升了五幼保育工作質量。
1. 轉變觀念,樹立精細化管理意識
在幼兒園的發展中,人的因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教育觀念的轉變則起著關鍵作用。近年來,五幼的領導班子在辦園目標和定位上達成共識,確定了以保育工作精細化管理為特色。成立了由園長、業務園長、后勤園長和骨干教師、保健醫、保育組長組成的進餐保育工作精細化管理小組,研究制定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建立分層管理,責任到崗的管理體制。
在實施進餐精細化管理的初級階段,部分教師仍存在“重教輕保”的觀念,在思想上不認同。為此,幼兒園召開專門的座談會學習討論,幫助教師理清認識,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和精細化管理意識,并且安排老師到進餐精細化管理做得好的班級參觀學習。
2. 注重落實,實現進餐管理的流程化
在實施進餐精細化管理中,五幼要求保育員規范操作“九消毒,三整理”。即空氣、桌面、地面、門把手、口杯、毛巾、餐具、玩具、圖書的消毒;活動室、盥洗室、床上用品的整理。
(1)強化執行,在實踐工作中不斷總結提升工作質量。《五幼進餐細則》制定后,園里首先組織大家學習領會,明確分工。其次組織保教人員針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及解決辦法進行研討。領導班子及時深入班級,跟班調研,最后商討出解決方案,實行兩教一保,共同組織午餐環節。保育員提前十分鐘回班餐前準備,晚班教師早一小時到崗,協助幼兒戶外放松活動和進餐環節的個別指導,主班教師組織幼兒分組洗手、如廁,實行一周后孩子的常規很快有了起色,班里老師也感到輕松了許多。
(2)開展保研活動,提高保育員工作效率。幼兒園成立保研組,由后勤園長每兩周一次組織一次保研活動,學習保育常規要求,和規范操作方法,研討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為提升保育員專業素養,有效指導幼兒生活環節教育,在實施進餐精細化管理工作中,定期組織保育員創編生活兒歌,方便指導幼兒養成好習慣。
3.加強教研,實現生活教育經常化
自從五幼開始實施幼兒進餐精細化管理,就要求教師參與設計幼兒生活活動課程,每個班級要根據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制定各班生活活動教育目標、計劃、措施及策略,以幫助孩子逐步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1)強化教研意識,提倡人人參與教研。在進餐精細化管理教研活動中,園里從園長到教師、保育員人人都參與教研,真是群策群力,八仙過海,各顯其能。許多的難題迎刃而解,園里形成了濃厚的教研氛圍。
在指導幼兒學習“七步洗手法”時,幼兒跟老師一起做練習時表現很好,可是當獨自洗手時往往不按照步驟做。怎么辦?當我們在教研會上提出這個問題時,老師們無私地把自己的經驗與大家分享。嘟嘟熊班的馬建華老師把它編成洗手操,讓幼兒心里按節奏默念一、二、三、四、五、六、七,每一拍做不同的動作;而跳跳虎班的薛老師編的兒歌更是簡單易記:一手心搓,二手背搓,三交叉搓,四抱著搓,五拇指搓,六指尖搓,七手腕搓。
(2)緊湊活動環節, 減少幼兒消極等待。在幼兒的餐后管理中,存在著幼兒進餐速度快慢不同,如何減少幼兒不必要的等待呢?我們進班看現場的管理環節,找漏洞,想辦法。最后制定了科學合理的餐后流程,細分了盛放碗、餐盤、筷子、餐巾等不同餐具的容器,放在固定的地方,便于孩子常規的養成。
(3)關注特殊兒童,讓每個孩子吃好。由于現在許多幼兒的飲食習慣不健康,挑食、偏食現象嚴重,造成部分幼兒體重不正常。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進餐細則》中提出要關注體弱兒和肥胖兒的進餐,及時與家長溝通,宣傳平衡飲食對控制體重的重要性。例如讓肥胖兒童先喝湯再吃菜,對體重控制有好處,家園配合,幫助孩子恢復正常體重。
(4)開設自我服務,培養幼兒自我管理意識。對幼兒而言,“愿意、樂意做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是最重要的,能讓幼兒在每天的生活中逐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根據幼兒的意愿,我們嘗試了幼兒生活上的自我管理。
(5)增設生活游戲,鍛煉各種生活技能。注重把生活活動游戲化,在游戲中掌握或鞏固生活活動所需的技能和能力。對幼兒來說,游戲不僅是一種玩耍,也是一種學習,因此將游戲融入幼兒的生活活動之中,不僅可以使幼兒獲得發展,而且讓幼兒度過快樂的時光,使幼兒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4. 優化環境,引發和支持幼兒的生活活動
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環境具有無言的力量。環境既是教育的背景,也是教育的手段,同時又是教育自身。給幼兒提供優雅舒適的生活環境,使幼兒心靈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達到促進幼兒發展的目的。因此,我們注重生活化環境的創設,更好地把教育滲透在環境中,使幼兒在“無聲”的環境中受到熏陶感染、啟迪、潤澤,萌發他們內在的生命張力。
(1)運用圖示標記,養成良好習慣。在盥洗室里為小班幼兒準備了洗手流程圖,起到了環境暗示教育的作用,讓孩子了解了正確的洗手方法;張貼節約用水的卡通圖讓孩子們養成洗完手后擰緊水龍頭的好習慣,衛生間張貼了如廁流程圖……逐步養成了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2)創設生活活動區,練習生活技能。生活區角的創設與生活內容相結合,孩子們通過在活動區操作材料,逐步掌握生活活動技能,激發自我服務的興趣。如小班后期,我們先在活動區增設了“喂喂小動物”的活動材料,投放了筷子及廢舊材料制作的青菜、骨頭等。引導孩子們在用筷子夾物的活動中不知不覺中學會了使用筷子。
(3)利用豐富的游戲,增加趣味體驗。生活活動游戲化,在游戲中掌握或鞏固生活活動所需的技能和能力。比如幼兒在玩手絹的游戲中,學會了對稱疊的方法。這樣,幼兒就很快學會了疊餐巾。
(4)制定生活規則,加強自我管理。幼兒園的許多生活規則,是由幼兒自己參與討論制定的。雖然在開始時,幼兒提出的規則還不全面,但隨著活動的開展、幼兒生活經驗的豐富,他們會把不合理、不全面的規則進行調整。
讓幼兒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成為教育活動的主體,積極主動地發展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意識到自身的價值,而且體驗到了在自主活動中帶來的樂趣。
5. 家園配合,促進良好習慣養成
幼兒的良好習慣需要家庭的支持,很多在幼兒園表現良好的孩子,在家也許是另一副樣子。因此,五幼加強家園合作溝通,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鞏固孩子良好的用餐習慣。
(1)關注孩子喝水,解決家長憂患。孩子的喝水問題,是家長關注頻率較高的問題。我們先在杯子上標了一條紅線,大約兩百毫升,讓幼兒掌握喝水的標準,后來通過多次的觀察發現問題:在餐前和運動后,不宜大量飲水。我們和教師一起研討,在杯子上又加了一條綠線,標示大約一百毫升,要求幼兒餐前和運動后,喝水接五十到一百毫升即可。
(2)注重教育智慧,指導恰當、有效。有的老師采用孩子教育孩子、孩子督促孩子的方法,有的教師組織幼兒觀察小動物喝水,給植物澆水等,讓孩子更直觀地了解水對人類、動物、植物的重要性,提醒孩子要主動飲水,適量飲水。
6. 科學膳食,保證幼兒身體健康
幼兒園對原料的采購、驗收、入庫、出庫、保管等環節實施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精細管理,嚴格把關,對不符合要求的原料堅決拒收。每周保健醫生進行帶量食譜的制定;每個季度進行一次膳食營養量的分析評價,根據分析結果指導膳食逐漸向均衡化、多樣化發展,確保滿足幼兒生長發育需要。
以上是五幼在幼兒進餐精細化管理方面的一些具體做法,雖然實施的時間不長,新生班才剛剛兩三個月,但是從幼兒的進餐行為習慣養成上看已經小有成效。我們堅信: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就是不平凡。我們將以進餐精細化管理為契機,努力創建和諧的進餐環境,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今后還會將精細化管理納入有助于幼兒持續發展的教育范疇,融入孩子的一日活動之中,使之真正發揮作用,促使幼兒不斷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