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最早教育是從家庭開始的。家庭教育在幼兒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應該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呢?分享以下三點:
一、給機會
陳鶴琴先生說:“凡是孩子能夠做的,就應該讓他們自己去做。”兒童是一個具有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個體,我們要相信幼兒能夠做很多事情,在家里給孩子自我服務和為他人服務的機會。比如:可以讓中大班的小朋友自己穿衣、盥洗,收拾床鋪、玩具等,還可以幫助家人準備與收拾餐具,一起準備飯菜;鼓勵孩子在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整理來園物品,在來園離園的路上,有意識地讓孩子拿一些自己的物品。在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中,讓孩子體驗到自己的能力,發展他們的自信心、責任心及關愛他人的積極情感。
二、樹榜樣
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指出,兒童的很多行為都是在觀察中習得的,而身邊的成人是他們重要的觀察對象。孩子身上的很多習慣就是直接從父母那里模仿來的,因此,家長應該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嚴于律己,從小事做起,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良好的習慣。比如:家長應從自身做起,給孩子創設健康文明的語言環境;以自身堅持鍛煉的榜樣帶動孩子堅持鍛煉身體,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帶動孩子主動向他人有禮貌地打招呼;在公共場合帶孩子一起排隊。
三、換口氣
在面對孩子時,家長應一改以往命令、責罵的語氣,讓孩子在寬松的氛圍中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家長要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敢于嘗試,當出現問題時家長要平心靜氣地幫助孩子分析問題,給與支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其次,家長不輕易指責孩子錯誤的行為,而要去了解孩子,以平等的地位與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有針對地給與引導。
好習慣成就好人生!愿我們每一位家長在進行家庭教育中,重視孩子習慣的養成,也愿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能養成好的習慣,成就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