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銜接”的難題是什么
只有了解幼兒在進入小學后會遇到哪些問題,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我們建議幼兒園定期對小學新生進行調查研究,從中發現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當前幼小銜接過程中的難題不是“認知儲備”,而是小學環境、授課方式、同伴師生關系構成的“新秩序”,以及家長過高的期望和學習的競爭壓力給幼兒帶來的適應問題,我們將其稱為“心理適應性障礙”。
這種“障礙”的具體表現為:面對新同伴、新教師不知道如何交往:面對新秩序、新紀律,不了解也不遵守:面對“關照密度”較低的新環境,失去安全感、親密感,從而產生孤獨感、挫敗感。
我們的追蹤觀察還發現,幼兒在心理適應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有的幼兒進入小學一段時間后就會逐漸適應,而有的則到了小學三年級還存在不適應的問題。
二 “銜接”的內容是什么
根據“銜接”的難題,我們確定了“銜接”的內容,具體如下:
(一)培養自我服務與管理的能力
第一,能適應學校的作息時間,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初步安排好自己的學習與生活,有初步的時間概念。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有病或有事及時請假;每天帶好所需用品,合理安排好課間休息時間:能獨立背著書包進班,學會自己整理、擺放衣物和其他用品等。
第二,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識,具有初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的能力。如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用電話(110報警、120急救、119火警等),遵守交通規則,在家不玩火玩電,不隨便給陌生人開門等。
(二)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一,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養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上課專心聽教師或同伴講話,能聽清并記住教師的要求,按時完成任務。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到課前要預習,課后要復習,并學會檢查自己的作業。
第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如讀書時,左手壓書,右手點字,讀到哪里手點到哪里:寫字時,時刻記住三個一,即一尺、一拳、一寸。
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品質
幫助幼兒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用正確的方式調整自己的行為,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不能解決時請同伴幫助;學會理解他人的行為,與同伴一起玩時,不爭搶;能聽從正確的勸告,能知錯就改,知道向榜樣學習,養成積極向上的競爭意識;同伴之間友愛互助,主動關心幫助有困難的同伴:能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
三 “銜接”的方法是什么
幼小銜接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幼兒園、小學、家庭三方協作,三方必須“觀念一致、職能互補、行動配合”,才能幫助幼兒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順利過渡”。
幼小銜接的主體不同,“銜接”的方法也相應不同,從以幼兒園為主體的角度而言,我們根據幼兒與家長的不同情況,采取了多種多樣的“銜接”方法,“六項聯動機制”和“幼小互助苑”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事實上,幼小銜接工作應該從幼兒進入幼兒園第一天開始,這時教師和家長就要著手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不斷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與教師和同伴的交往能力、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等。而小學教師則應“蹲下來看孩子,多尊重與理解孩子”。
四 下面看一下幼小銜接需要家長做好25件實事
■ 1:了解孩子特點,并到學校了解學校、教師的要求。
■ 2:給孩子提供一間獨立活動的場所。
■ 3:給孩子準備一年級兒童適用的桌椅。
■ 4:給孩子準備好鬧鐘、紙、鉛筆、蠟筆、小剪刀等。
■ 5:給孩子買好書包。
■ 6:按照小學的作息時間表與孩子一起討論制定一份作息計劃。如:晚飯后家長堅持看書報,要求孩子也看自己喜歡的書等。
■ 7:教孩子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齡、性別;知道家里有些什么人,爸爸媽媽的姓名、工作單位、聯系電話、家庭住址;知道一個月有多少天,一個星期有多少天,星期的順序是怎樣排列的,知道前后左右、春夏秋冬等。
■ 8:加強孩子的身體鍛煉,盡量保證每天有30分鐘帶著孩子戶外鍛煉的時間。
■ 9:每天為孩子大聲朗讀,鼓勵孩子收聽廣播,聽錄音兒歌、故事等;鼓勵孩子復述故事或背誦兒歌。
■ 10:讓孩子接觸圖書、報紙、刊物。
■ 11:針對孩子的薄弱環節或興趣愛好購置圖書;圖書不僅要買,而且要利用,要舍得花時間、花精力和孩子一起讀、一起討論;要培養孩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 12:在入學前讓孩子認識和會寫少數幾個漢字,比如自己的名字。認字和寫字不是學齡前孩子的任務,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會很自然地接觸到一些漢字,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認識一些最常用的漢字,這樣做旨在讓孩子在正規學漢字以前有一個適應的準備。
■ 13:小學的算術是從最簡單的計數和運算開始的,許多在幼兒園學習過的知識在小學還要學,因此,沒有必要多學算術。
■ 14:拼音可以不教(課標已降低難度、怕不準確、失去興趣);可以聽些拼音的磁帶。
■ 15:為了讓孩子獲得一定的書寫準備,可以幫助孩子通過觀察、辨認識蘊含拼音字母、數字及漢字基本筆畫、基本結構特征的各種圖形;學習在四線格、田字格中擺放(或畫)這些圖形,了解有關的書寫知識。可以設計一些諸如“小動物找家”、“小小裝飾師”、“文字的由來”的活動,每一活動,分不同的層次。以擺放(或畫)圖形為例,先學習擺放圖形,再學習畫圖形;先學習擺放一個整體圖形(沒有擺放順序的要求),再學習擺放分解圖形(有擺放順序的要求);先學習擺放代表獨體字的圖形,再學習擺放代表合體字的圖形等。
■ 16:不要在孩子學習時打擾他,給他送東西吃、逗他玩等;要求孩子學習時聚精會神,發現有邊學習邊看電視的現象應予制止。
■ 17:要培養孩子學會請求別人幫助、懂得競爭等。
■ 18:增加孩子獨立活動的時間。如讓孩子自己到家的周圍找小朋友玩,到家周圍的小店去買些日用品,偶爾讓孩子自己在家中呆一兩個小時。
■ 19:增加需要控制意志力的活動。如下棋,這是學齡前孩子喜愛的一種游戲,無論什么棋都可以,只要他感興趣,就陪他多玩,這是促使孩子思維活躍、增強注意力的好方法。
■ 20:同孩子一起搞一、兩次小制作,盡量做完、做好,培養孩子的任務意識。
■ 21:帶領孩子上街,有意識地堅持走人行道、斑馬線,堅持靠右走,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 22:多和孩子交流,鼓勵孩子認真傾聽和說話。家長自己首先應耐心地聽孩子說話,并以之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發現孩子的所知和不知,明白孩子是怎么想的和怎么做的,讓孩子感到家長對他的感受和思想的重視。努力做到每天與孩子有溝通,哪怕15分鐘也好。
■ 23:讓孩子具有良好的儀態儀表,學會彬彬有禮、落落大方地回答問題,一般不要拒絕回答別人的問題。
■ 24:該讓孩子做的事情堅持讓孩子獨立完成,切忌包辦。
■ 25:控制孩子看電視。電視是孩子身邊僅次于家長的最具影響力的老師。好的電視節目可以拓寬孩子的視野,促進學習,壞的節目或過長時間觀看則適得其反,甚至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