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正是人生的第一所學(xué)校。教育好孩子,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yè)。
父母作為子女的第一任老師,總會忍不住對子女小輩進行說教。
可父母長輩總是只想講自己的大道理,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你的道理孩子真的聽懂、聽進去了嗎?
養(yǎng)兒育女之路,也是父母自我完善的修行之路。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一代名儒顏之推的《顏氏家訓(xùn)》,這本書被譽為“古今家訓(xùn)之祖”,總結(jié)了一位好父親教育子女后輩的精辟經(jīng)驗,當(dāng)中有許多先進的教育理念至今仍可適用。
綜合《顏氏家訓(xùn)》的內(nèi)容,等到十年后,最優(yōu)秀的孩子一般都出自這3種家庭。
最好的溝通方式,是共情
《顏氏家訓(xùn)》:“父母威嚴(yán)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意思是,父母在子女面前既有威嚴(yán)而又能關(guān)懷愛撫他們,不過分溺愛,也多訓(xùn)斥,子女就會對父母敬畏、謹(jǐn)慎而孝順。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
家里來客人了,孩子害羞不敢打招呼,家長催促道:“快和叔叔阿姨問好,好孩子要有禮貌。”
孩子晚上鬧著不肯睡覺,家長半是威脅半是勸誡:“早睡早起身體好,小孩子晚睡要長不高的。”
飯桌上孩子吃幾口就不吃了,家長拉著孩子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別浪費糧食。”
父母脫口而出的大道理,真的能收到預(yù)料之中的效果嗎?
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到,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fā)脾氣,刻意感動。
多少父母無意之中已經(jīng)把這三個“不應(yīng)該”做了個遍。
從成年人的角度來看,這些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在孩子眼中,他們不會在乎父母舉動背后的深意,因為他們的認(rèn)知水平與成人還有很大的差異。
所以孩子只會記得“媽媽不讓我吃我愛吃的冰淇淋”“我明明不認(rèn)識那些叔叔阿姨,爸爸硬要我打招呼”“我肚子一點都不餓,爸媽卻逼著我吃飯”。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溝通方式,是共情。當(dāng)成年人從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有些難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有這樣一個故事:
14歲的女兒想穿超短褲上學(xué),這讓愛女心切的父親操碎了心。
一味講大道理阻止顯然沒用,父親靈機一動,直接套上了同款超短褲,還特地到女兒面前秀起了身材。
正當(dāng)女兒瘋狂大笑時,父親說出了自己的建議,并且強調(diào),如果女兒不改變主意,自己就干脆穿著超短褲去接她放學(xué)。
女兒笑著接受了父親的建議,一次溝通危機就這樣在歡聲笑語中解決了。
這位父親沒用滔滔不絕的大道理,也沒一味指責(zé)、強行干涉。
這種“攻心為上”的親子溝通,既讓家長實現(xiàn)了初衷,也讓孩子感覺被尊重,是實實在在的“雙贏”。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這份愛不僅要有理智與規(guī)則,也要有保護與溫情。為人父母,生怕孩子行差踏錯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呈現(xiàn)的方式更重要。
把話說到孩子心坎里,才是家長最想看到的結(jié)果。
父母的身教,是最好的家教
《顏氏家訓(xùn)》:“夫風(fēng)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意思是,教育感化這件事,是從上向下推行的,是從先向后施行影響的。好的家庭教育,是由長及幼的潛移默化,育人先育己,父母做好了,才能帶給孩子好的榜樣。
蘇洵,自古至今都是是中國人教育孩子勵志求學(xué)的典范。
唐宋八大家,蘇洵帶著兒子蘇軾和蘇轍,霸占三席,冠絕古今,成為千秋佳話。
作為成年人,蘇洵擁有足夠強大的意志力嚴(yán)以律己,可對于正處于貪玩年紀(jì)的孩子來說,要想讓他們堅持學(xué)習(x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蘇洵卻有他的“算計”。
每當(dāng)孩子玩鬧的時,他就故意躲進角落,拿出一本書津津有味地閱讀著。每一個孩子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他們上前探尋父親的“秘密”,蘇洵又連忙把書合上,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
久而久之,兩個孩子便對書本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即便父親不在身邊,也會如饑似渴地閱讀父親的藏書。
而且為了不讓自己被兩個智力超群的兒子“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倒在沙灘上”,蘇洵下更大的功夫刻苦攻讀。
后來,他陪著兩個兒子一起去考進士,結(jié)果父子三人竟皆成為了曠古爍今的大文豪。
《顏氏家訓(xùn)》:“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對,無心于學(xué),潛移暗化,自然似之,何況操履藝能,較明易習(xí)者也?”
意思是,人在少年時期,思想情操尚未定型,容易受到與他親近的朋友熏陶感染。孩子的言談舉止,即使并不是有意向父母長輩學(xué)習(xí),也會自然而然地相似起來,何況操行技能等明顯容易學(xué)習(xí)的方面呢?
真正的家庭教育,不是耳提面命,嘶吼著“你為什么不好好學(xué)習(xí)”,而是一種春風(fēng)化雨的過程。
父母做最好的自己,才能教育出最好的孩子。父母的身教,才是最好的家教。
眼光放得長遠(yuǎn),孩子會走得更遠(yuǎn)
《顏氏家訓(xùn)》:“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
意思是:孩子心性純潔無染,精神容易專注;長大成人后,妄想紛飛,思想容易分散。因此,教育要趁早,千萬不要錯過大好時機。
有個官員跟顏之推分享育兒經(jīng)驗:
官員說:“我兒子今年十七歲了,通曉公文的書寫,我又教他鮮卑語及彈琵琶,這些都是那些高官權(quán)臣們喜歡的東西,等到他稍微掌握這些的時候,我就可以送他去那些公卿們身邊做事了,未來應(yīng)該會很受看重,你也應(yīng)該這樣啊,這很重要啊。”
顏之推回到家后,對孩子們說:“若由此業(yè)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為之。”——如果教會你們這些東西就能做大官,我并不愿意你們這樣。
顏之推認(rèn)為,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難成大器,即便將來小有所成,最終也會因為德行有虧而敗壞門風(fēng)、貽害社會。
清朝首富胡雪巖也說:“看一個孩子,是看他的品德,而不是他的才干。”
父母應(yīng)該更重視孩子人格的培養(yǎng),而不是只教會孩子謀生賺錢的手段:以家庭教育為起點,幫助孩子培養(yǎng)能力、樹立品德、開拓眼界,讓孩子學(xué)會在紛繁中堅守本心,在生活中獲得成就和快樂。
教育孩子眼光要放得長遠(yuǎn),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迷惑,勇于踏出功利的怪圈,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里有星辰大海: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