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園新手教師如何做好觀察
文/ 張蘇群 江蘇省鎮江市丹陽市教師發展中心
觀察是幼兒園教師非常重要的一項日常工作。《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明確指出:“掌握觀察、談話、記錄等了解幼兒的基本方法;在教育活動中觀察幼兒,根據幼兒的表現和需要調整活動,給予適宜的指導;有效運用觀察談話、家園聯系、作品分析等多種方法,客觀地、全面地了解和評價幼兒。”事實上,對于實踐經驗還不夠豐富的新手教師來說,實施觀察頗具挑戰。新手教師在觀察時往往存在較多困惑與不足,比如觀察無目的、較隨意,不清楚該聚焦于幼兒的哪些行為進行觀察,觀察記錄的方法較單一,對幼兒行為的解讀和分析過于主觀、隨意,支持策略缺乏實質意義等。那么,新手教師應如何做好觀察呢?
一、觀察前的準備
教師的觀察不是盲目的查看,而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地專業觀察。因此,觀察之前的準備非常有必要。
1. 確定觀察目的和目標。
在觀察前,首先要確定觀察目的和目標。觀察目的即觀察的意圖,就是通過觀察要了解什么現象或問題。觀察目標是觀察目的的具體化,即具體觀察的內容,要對幼兒的哪些具體行為進行觀察。對于新手教師來說,每次觀察前設定一個觀察目標比較合適。適宜的觀察目標應該是具體的,且與觀察目的相對應。例如:
目的:觀察幼兒A的社會性發展。
目標:觀察幼兒A在娃娃家游戲中如何與同伴交往。
2. 制訂觀察計劃。
觀察計劃是實施觀察的重要保障,制訂觀察計劃需考慮的主要問題有:
(1)對誰進行觀察?即觀察的對象是誰?觀察的對象可以是某個幼兒或全體幼兒,也可以是發生互動的幾名幼兒、幼兒與教師。新手教師可先從鎖定一名幼兒開始觀察。
(2)在什么環境下進行觀察?即觀察活動發生的場所和觀察時的活動情境等。新手教師可在觀察前對觀察環境進行實地察看,同時確定好觀察的位置及移動路線。
(3)在什么時候進行觀察?共觀察多少次?即觀察的時間、時長。想要真正讀懂幼兒,需要教師進行多次、持續的觀察,教師可依據觀察行為的復雜程度以及觀察活動的精度要求來確定觀察總時長、觀察次數。
(4)用什么方法進行觀察記錄?即貫穿記錄的方法。新手教師要熟悉常用的觀察記錄方法,如敘述法、取樣法、評定法、圖表法等。每種觀察記錄方法各有其利弊,應根據觀察的實際需要選擇適合的方法。
3.準備觀察工具。
在觀察之前要事先準備好觀察工具,以便又快又好地進行記錄。
(1)常規觀察工具。有紙、筆、手機、相機、錄音筆等,觀察工具要放在便于取放的位置。
(2)觀察記錄表。幼兒園一般都會有設計好的通用的低結構觀察記錄表,新手教師可根據觀察需要選擇使用,待觀察技巧逐漸熟練后可嘗試獨立設計觀察記錄表。
二、觀察的實施
觀察的準備工作做好后,就可以按計劃進入正式地觀察了。若過程中發現觀察計劃不完善或出現更值得觀察的事件,可修訂原定計劃。新手教師在觀察現場要注意以下事項:
1. 觀察位置。
為確保在自然的狀態下捕捉幼兒真實的行為表現,觀察時應與幼兒保持一定距離,可坐或站在觀察對象的對面或側位,盡量不要讓其有所察覺。當觀察對象在不同場景中轉換時,觀察者也應跟著變換觀察位置,但要注意移動路線,不可干擾幼兒當下的活動。
2.關注細節。
新手教師觀察的時候往往會對幼兒的一些重要行為細節視而不見,這必然導致記錄的信息粗略不具體。因此,我們一定要仔細觀察幼兒行為的每一個細節,包括幼兒的神情舉止,與同伴、成人的對話,與環境、材料的互動等。
3. 客觀記錄。
觀察時應采用白描的方法客觀、準確、真實地記錄幼兒的表情、動作、對話等信息,避免用概括、主觀性的語言進行描述。要按事件和行為發生的順序進行記錄,應記錄幼兒的原話。
4. 速記技巧。
可采用代碼的方式記錄幼兒姓名,如姓名首字母;也可用簡寫的方式記錄幼兒行為,如“一蹦一跳跑向南邊的小土坡”簡寫為“蹦、跳、坡”;還可用圖畫記錄幼兒場景轉換。速記的同時可用手機進行拍錄,便于過后補充、完善觀察信息。
三、觀察后的分析與支持
觀察的意義在于看見并讀懂幼兒,并由此找到支持、推動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策略。觀察后教師應對收集的信息反復推敲、深入剖析,以發現幼兒的發展和需求并給予必要且合理的支持。
1. 通過多種途徑做出分析評價
(1)運用理論知識。新手教師要加強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使自己能用理性的視角去對觀察到的行為或現象進行分析。可根據觀察目標以及觀察到的信息,查詢、搜集相關的理論知識幫助自己做出理性的判斷和分析。
(2)借助評價工具。《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為教師分析和評價幼兒的行為提供了參照指標,新手教師要深人理解《指南》的結構和內涵,做到能夠將觀察到的幼兒行為表現與其發展水平建立聯系,從而使分析和評價有理有據.
(3)進行多重對話。可與觀察對象對話,傾聽其對自己行為的解釋;可與同事對話,聽取配班教師、園內教師的不同觀點;還可視情況與家長、專家等對話,多重對話有助于新手教師打開思路,形成分析問題的多元視角。
2.針對分析評價提出支持策略。
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指出:“唯有通過觀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在需要和個別差異,以決定如何協調環境,并采取應有的態度來配合兒童成長的需要。”分析評價之后我們應進一步思考:從哪些方面著手可以有效解決觀察到的問題?應采取哪些措施來滿足幼兒的需要?可以在哪些領域提供怎樣的支持?……進而在環境創設、材料投放、師幼互動、課程跟進等方面提出有針對性地解決辦法或具體措施,支持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切記提出的支持策略必須付諸實施,且要通過持續的觀察檢驗其可行性及效果,這將有助于幼兒和教師在 “觀察——解讀一一支持”的循環中實現提升。唯有如此,觀察才真正具有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