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區布局策略
時間:2020-09-02
來源:Yojo幼兒園聯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一)干濕與動靜分區
區域活動的環境要根據活動的內容、活動的特點來進行合理的布局,如科學區、生活區、美工區中的一些活動內容有時需要用水,可以相對靠近盥洗間或有水池的地方:而圖書區、建筑區等無需用水應該運離水源;建構區、表滴區、音樂區等屬于熱鬧的”動“區,而圖書區、數學區等活動量較小,需要安靜,要根據活動區的特點進行合理布局,以免相互影響。
(二)固定與臨時分區
設計時既要考慮到幼兒在自由活動時間可以隨時進人活動區,又要留有一塊便于隨時集體活動的寬敞空間,因此,教師要根據本班環境條件和資源,因地制宜地設立2一3個以上的固定活動區域,
其他活動區可以臨時用地墊、拖拉柜或者其他材料進行區域分割。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要多設立固定的活動區域,以便于操作。
(三)獨立與整合分區
一些區域活動獨立性較強,和其他區域幼兒聯系比較少,比如建筑區、數學區、圖書區等,最好位置相對固定,形成有序的操作氛圍;一些區域活動因內容不同,常常會和其他區域幼兒發生聯系,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一些區域活動的整合,如當語言區需要進行故事、時裝等表演時,可根據需要與表演區進行整合;美工區的一些編織、粘貼活動也可以和數學區、生活區結合。
(四)相對封閉性
由于界限不明晰,會導致兒童無目的地“亂竄”。所以教師要利用各種玩具柜、書架、地毯等現有設施作為活動區之間的分界線。不同的活動區、不同年齡的幼兒有不同的要求。圖書區的封閉程度要高一些,而美術區、娃娃家則可以開放一些,以便于取水換水和出人方便。小班幼兒因為注意的有意性和穩定性較差,很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影響,所以需要封閉程度高的環境,而大班則應加大開放性,以利于活動內容的豐富和區域之間的交流。
(五)就近性原則
美工區由于經常需要用水,最好離水源近一些;科學區、運動區需要自然的光線,而且經常需要將活動延伸到戶外場地,最好選擇向陽和接近戶外的一面。
(六)方便通暢原則
教師要合理利用活動室的每個角落。充分發揮活動室內設施的作用,保證活動室內的“交通”通無阻。積木區、娃娃家等區域活動量較大,最好有一大塊寬敞的地方;活動室的中央和各個門口好不要設置活動區。同時,出于安全的考慮,不要讓活動區出現“死角”,教師的視線要能隨時看到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