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缸,缸里有個盆,盆里有個碗,碗里有個勺,勺里有塊肉,我吃了,你饞了,我的故事講完了。”童謠是活在兒童口頭上的文學,別具風趣的民間童謠,極具中國藝術特色,它來源于民間,強調格律和韻腳,通常以口頭形式流傳。童謠的藝術生命能夠源遠流長,原因就在于它能不斷地被即興修改和再創造,人人都是作者,創作永無終結。
實踐中,我們發現有的童謠就像游戲,有的游戲離不開童謠,讓童謠與幼兒最喜歡的游戲相結合,把童謠游戲化,成為我們的探索之路。在逐步深入地探索中,教師們從茫然到清晰,從生搬硬套到創設適宜的游戲,經歷了破繭成蝶般的痛楚,也收獲了如蝶般美麗的羽翼,老師與孩子們一起享受童謠、享受游戲。
民間童謠對幼兒語言發展的價值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民間童謠就是其中的一種,對幼兒語言發展有重要的價值。
童謠能激發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民間童謠充滿野趣,它灑脫俚俗、無拘無束,可以不按常理說話,常會跳出意想不到的句子,痛快又好玩。它不是正規的文學,內容詼諧,沒有那么多的“教訓”,符合幼兒的思維。例如《顛倒歌》:“咬牛奶,喝面包,夾著火車上皮包。東西街,南北走,出門看見人咬狗。拿起狗來打磚頭,又怕磚頭咬我手。”孩子們一聽就喜歡,大大激發了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
民間童謠篇幅短小,重押韻,有節奏,它的語言符合幼兒的朗誦特點,便于幼兒吟誦與理解,這對培養幼兒的語感十分有利。例如《這個小孩也怪好》:“這個小孩也怪好,就叫淤泥陷住了。這淤泥,也怪好,就叫太陽曬干了。這太陽,也怪好,就叫云彩遮住了。這云彩,也怪好,就叫大風吹散了……”這首童謠朗朗上口,幼兒一學就會。這種帶有推理性的童謠,環環相扣,因果相接,結果卻又出乎意料。它們不僅可以增長知識、擴大生活經驗,還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語言能力。
相較于一些語言教育往往只停留在讓幼兒記憶、朗讀文字的層面,民間童謠對幼兒語言發展的價值就凸顯出來了。
民間歌謠對幼兒感受藝術的價值
在探索的過程中,我們翻閱了大量童謠,它們有的是兒時耳熟能詳的小調,帶著青草的芬芳,裹著淡淡的鄉愁,像滴滴清泉滋潤著我們的心靈。
如《外婆橋》:搖呀搖,搖呀搖,一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夸我好寶寶,糖一包,果一包,寶寶樂得哈哈笑。
有的是調皮詼諧的小曲,讓人忍俊不禁,這種幽默是中國文化特有的、含蓄的表達,而又寓意深刻。如《一對蟈蟈吹牛皮》:閑著沒事兒上西坡,遇到兩個蟈蟈吹牛皮。大蟈蟈說:“我在南山吃了只鳥”。二蟈蟈說:“我在北山吃了只雞”。大蟈蟈說:“我在東山吃了只狗”。二蟈蟈說:“我在西山吃了只驢”。大蟈蟈說:“我在關外吃了只虎”。二蟈蟈說:“我在東海吃了條龍”。它們吹得正起勁,從南來了一只大公雞,兩個一見生了氣,伸伸腿,捋捋須,一齊奔向大公雞。想吃公雞沒吃成,“得兒”一聲喂了雞。還有的則是無厘頭的怪誕小品,沒有體會,沒有道理,卻總是讓人喜歡去讀,一下子種在心里。如上述的《顛倒歌》。
根據教育實際童謠需要做適宜修改
這種修改基于兩點:一是根據游戲設計的需要,做適度的修改。例如《編花籃》,原來的兒歌是:“編、編、編花籃,花籃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什么,叫花籃。蹲下,起不來,坐下,起不來。小皮球,香鴨梨,馬蘭開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考慮到游戲時,過長的兒歌會成為游戲的負擔,所以我們做了節選。就選了前面的四句,但為了配合游戲玩法中的難點,又創編了一句:“你蹲下,我出來,我們繼續編花籃。”
另一種是根據幼兒的表達需要,做適度地調整,例如上述的《有個小孩也怪好》,“這老鼠也怪好,就叫花貓吃掉了。”現代兒童的語言習慣不再用口語化的“就叫”而是用“就被”,意思不變。剛開始我們認為“就叫”比較傳統,童謠的韻味更濃,但是在教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們因為已有的表達經驗經常把“就叫”混念成“就被”。考慮到幼兒的表達習慣,我們就把整首兒歌中的“就叫”調整為“就被”,孩子們也不再糾結了。
與兒童探討修改游戲的玩法
將童謠設計成幼兒喜歡的、適宜的游戲,是對教師最大的挑戰。每個游戲的設計教師都很用心,但在實踐中幼兒不是都買賬的。有的游戲中,孩子只念童謠,忽略游戲,說明游戲的趣味性不夠;有的游戲中,孩子只顧游戲,而忘記念童謠,說明童謠不是這個游戲的必須,需要調整玩法。在不斷的設計、調整、推翻、重新設計的過程中,我們找到了最佳的合作者,那就是孩子。這也充分地印證一句話:“兒童是游戲的主人,是學習的主人”。
在童謠《我做個夢》的游戲設計中,剛開始的設計是“拉手套圈”的游戲。教完以后,孩子們不喜歡玩,我問為什么,他們一致回答說“太難了”“不好玩”。我問他們:“那你們喜歡怎么玩?”孩子們說:“追著玩,跑著玩。”于是我們又重新設計,變成傳遞玩具、追逐傳遞者的游戲,孩子們十分開心,玩得很高興。
正在慶幸找到最合適玩法的時候,孩子們又出現了狀況,每次玩完都有些幼兒很沮喪很遺憾,因為這個兒歌較長,可最后只有兩個追逐跑的機會,剩下的大多數幼兒都在等待。
當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后,我們決定忍痛修改,讓更多幼兒有機會加入游戲。經過不斷地思考,最后調整成每說到一個形象,就有一名幼兒加入,最后大家搶椅子坐的游戲,這一下就解決了孩子等待的問題,看著他們開心的游戲,我想說:“謝謝你們孩子!”更想對廣大幼教工作者說:“向孩子學習,聽孩子的建議,是我們工作茫然時的突破口。”
依據幼兒情況設計不同的游戲玩法
游戲創編中我們發現,教師的預設玩法與幼兒的實際需求是有差異的,有時差異還很大。例如,傳統童謠《一個小孩穿紅鞋》,我們就將它設計成傳統游戲“拍花巴掌”。考慮到這是大班的游戲,我們設計的拍巴掌也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卻發現,男孩手都“笨一些”,玩不了難的,降低難度吧,女孩又覺得太簡單。于是我們就設計了三層玩法,像闖關游戲一樣,逐漸加大難度,讓孩子們在不斷地自我挑戰中得到發展。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你想讓小朋友把小椅子放整齊,就說把小汽車開進停車場停整齊;你想讓小朋友把隊站直,就說比一比哪隊的火車最直。幼兒的生活是離不開游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