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_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_大象焦伊人久久综合网色视_欧美old老太妇


教研園地

游戲是什么

  作者:華愛華

  一、游戲是幼兒的發展需要

  家長的誤解:游戲是一種玩耍,只用于消遣,因此游戲是一種時間的浪費。對成人來說,工作是有價值的,對孩子來說,學習才是有意義的。

  我們的辨析:游戲是兒童的天性,這一天性中蘊含著生長的需要和生長的內動力。對年幼兒童來說,其生理、心理還在不斷的成熟過程中,當身體和心理要發展什么的時候,其身體機能就會自動地發揮作用,自發地使用它。例如孩子之所以行走時喜歡奔跑、喜歡走窄窄的街沿邊緣,喜歡跨跳路上的障礙物,喜歡向遠處扔投小東西……其實,幼兒游戲的這種自發性特點表明,這正是孩子發展動作、發展平衡、發展肢體協調性等的需要,這也就是為什么兒童天性好動的原因,如果我們給他們合適的空間、時間、玩具材料去游戲,那么他們就會得到發展上的最大滿足。

  游戲不僅是發展的需要,也是發展的體現,幼兒的游戲水平反映的正是他的發展水平,所謂“聰明的孩子會玩”,“會玩”指的是游戲水平高,“聰明”指的是認知水平高,幼兒各方面的發展都是通過游戲實現的。我們可以看到,一方面幼兒在游戲中有大量自發的重復性行為,這種重復就是在練習和鞏固已有的發展水平,另一方面,游戲中還有大量探索性行為,因為幼兒對已經熟練的行為會不滿足,就會變換著花樣地進行自我挑戰,小步遞進的提升自己的行為水平。由此我們可以這樣說,遏制孩子的游戲,就是限制孩子的發展。

  二、游戲是幼兒的學習方式

  家長的疑問:既然游戲對幼兒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滿足,那么學習就應該是一種社會需求,孩子也需要學習一些成人想讓孩子學的知識,這難道是游戲可替代的嗎?

  我們的回應:幼兒還未到正式學習的年齡,也即幼兒的學習不是那種概念化、符號化、學科體系化的學習,他們的學習依賴的是動作、是情景、是親身的體驗,這是他們的思維特點決定的,因為他們還處于直觀的動作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的階段。而游戲的情境性、直觀性、操作性特點與幼兒的思維特點相吻合,所以游戲對幼兒來說是一種適宜的學習方式。

  例如:一個幼兒正在用積木搭一座橋,他先各用4塊方木壘了兩個橋墩,然后拿了一塊木板條準備架在橋墩上,由于橋墩之間的距離較遠,顯然木板的長度不夠,他便用這塊不夠長的木板作為工具,試圖測量出比這塊長的木板,但是沒有找到。于是他將其中一個橋墩向另一個橋墩移動,使之縮短距離后,順利地將木板放了上去。


  在這個案例中,面對橋墩距離和木板長度不匹配的情況下,幼兒能夠嘗試兩種辦法,一是換長一點的木板,二是縮短橋墩的距離,通過在真實情境中的操作體驗,選擇了合適的問題解決方法。對這個年齡的幼兒來說,游戲中的這種學習遠比專門教學有效得多,因為這是在解決游戲中的實際問題,所以具有強烈的動機,而且在游戲的真實情境中更容易理解事物之間的關系,從中獲得的經驗印象更深刻更持久。

  家長的疑問:幼兒游戲有各種各樣的類型,是否每一種游戲都有學習的價值呢?

  我們的回答:兒童游戲有很多不同的類型,無論哪一類游戲,都會出現問題情景,都存在幼兒對事物的探究,例如過家家一類角色裝扮游戲,會大量出現替代物的使用問題,積木游戲中會大量出現建構造型的結構穩固性問題,棋牌類、運動類的規則游戲會出現規則協調的問題,任何一種游戲,只要孩子通過探究解決問題,這一過程就會涉及各個領域的學科知識和社會合作的技能。此外,各類游戲還有各自特殊的學習功能,如角色裝扮游戲更多涉及敘事能力的提高,“娃娃家”“小醫院”“小超市”等游戲主題,正是他們用行為在構思反映社會生活事件的腳本,且隨著認知的發展,游戲的故事情節會越來越復雜;積木游戲更多涉及數學科學的知識經驗,當她們為樓房搭建樓梯時,就會運用遞增或遞減的數學方式,搭建高架橋時就會考慮坡度與橋墩高低序列的問題;規則游戲還會更多涉及如何運用已有知識戰勝對手的策略思考 。

  三、游戲是可持續學習的基礎

  家長的疑問:游戲中的這種學習,獲得的是零零散散不那么系統的知識經驗,這對入學以后的正式學習有用嗎?

  我們的回答:這就要說到游戲中的學習特點了。一方面,游戲中的學習是隱性的、潛在的,經驗是逐步累積的,但所發生的學習卻是豐富和飽滿的,另一方面,游戲中的學習是快樂的、自然的、沒有壓力的,所以體驗到的是學習的樂趣。盡管相比專門教學所看得見的即時效應來說,游戲具有的是一種未來效應,但孩子在游戲中獲得的大量零零散散的感性經驗,正是以后學科學習的基礎。

  例如:一個女孩用木磚壘墻,高度為十塊木磚一列,共壘了四列,老師指著第一列木磚問她:“這里有多少塊木磚?”她開始從下往上數,“1、2、3、……,有10塊。”老師又指著第二列問,“那這里有多少塊呢?”她沒有再數,直接回答“也是10塊,因為這里每塊都是對牢的”。“哦,那么這堵墻一共用了多少塊呢?”女孩便手指著一列列的木磚,“一個10,兩個10,三個10,四個10”,“那就是40”。


  這個案例蘊含了一個乘法的萌芽,游戲中的這類例子很多,當孩子入學以后學習數學時,游戲中獲得的感性經驗越豐富,就越能幫助他們理解和接受那些抽象的概念。游戲中學習的未來效應還表現在,幼兒在獲得知識經驗的同時收獲的是學習品質的形成。大量游戲事實說明,好奇心、專注力、堅持性、創造性,以及克服困難的勇氣,學習的策略和方式等等,在游戲中比在其他活動中能得到更好地培養。

  例如:兩個女孩在沙池里用沙塑形,發現沙太干,就想裝些水來,但沒有裝水的桶,發現一只竹籃,籃子編得很緊密,女孩認為一定能裝水,兩個人各試了一次,水都從籃子里迅速地漏了,她們很納悶。一個男孩來幫助他們檢查籃子,想看看哪里漏,他雙手舉起竹籃一看,說“是漏的,看,里面有很多亮點”,他們這才發現竹籃是由很細小的縫隙的。打算找東西將籃子底墊住,但游戲時間結束了。第二天的游戲時間,這三個孩子仍然沒有忘記要找東西墊籃子裝水的事,他們找了一塊塑料墊板,正好把籃底全部墊上了。于是他們興致勃勃地試著去裝水,誰知水又迅速地從籃子的四周漏下去了,他們立刻想到要將四周包住,于是找來一個塑料袋,正好包住了籃子,這時他們以為這次會成功了。不料,水從四周漏到了袋子里,水的重量直接把袋子沖下來了。直到這時,其中一個女孩頓悟:“應該把袋子墊在竹籃里面”,再次試了一下,終于成功了。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到了孩子們可貴的學習品質:探究行為的動機性很強,能堅持不懈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會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運用了假設、判斷和驗證(一次次尋找問題原因,進行假設與嘗試);能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

  當今社會乃至未來社會,需要的是能不斷適應變化,具有不斷自我學習的能力,知識儲備式的教育已向學習品質培養的教育轉向了,也就是說,學會學習要比學到什么更重要。因此,具備良好的學習品質,才能更好地生存于未來社會,而游戲中所獲得的學習品質,正是為后繼學習和終生發展奠定基礎的。

  四、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

  家長的問題:幼兒園既然是一個教育機構,孩子是來學本領的,那總還是要進行一些老師教孩子學的活動吧,否則老師起什么作用呢?

  我們的回答:既然已經認識到游戲是幼兒的最佳學習方式,它不僅不會耽誤孩子的學習,相反孩子就是在游戲中進行著學習,學會著學習。游戲對孩子如此重要,那么在幼兒園的課程實踐中,游戲就一定有著重要的地位。

  早在《幼兒園工作規程》中就明確指出,幼兒園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在教育部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等文件中,一再強調了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特別指出要“珍視生活與游戲的獨特價值”,這是有科學依據的,是基于這個階段兒童的年齡特點之上的。

  教師的作用就體現在,為幼兒創設游戲環境,提供充分的游戲材料,在游戲中觀察和分析幼兒的游戲行為,判斷幼兒游戲行為中所蘊含的發展水平,基于游戲中幼兒的表現來生成教學,因人而異地、有針對性地引導幼兒向更高水平發展。

  這就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教與學,即在做中教做中學、操作中教操作中學、行動中教行動中學、體驗中教體驗中學。所以我們希望廣大家長能理解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形式,不要認為那種提前讀寫算的小學化幼兒園就是好的幼兒園,那是違背孩子發展規律的。

  總之,游戲不僅僅給予了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也給孩子帶來了一個學習與成長的童年,是游戲培育了會學習的兒童,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也正是幼兒園教育的科學立場和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