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_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_大象焦伊人久久综合网色视_欧美old老太妇


教研園地

教育,從辨別兒童的需要開始

  作者:郭宗莉 上海市幼教特級教師、特級園長、中學高級教師

  原黃埔區思南路幼兒園園長、黨支部書記

  現任上海市學前教育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一、什么是兒童需要

  從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需要”是兒童心理和諧發展的重要因素,需要是兒童所有言行的基本動力,也是促進他個體活動的內在動力源泉。

  我們觀察幼兒的行為就是要理解兒童的需要,合理看待兒童的需要,從他們的角度思考如何實施保教工作,成為一名深諳教育規律、具有實踐智慧的教師。

  我國科學家在“腦科學與兒童智力發展教育”咨詢報告中提出:在保證孩子安全健康的基礎上,要充分覺察并滿足其身心發展需要。同時,腦科學和發展心理學家的許多研究成果揭示:兒童早期需要的滿足對今后的人生產生重要影響。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我和思南路幼兒園教師開展了一項關于“兒童需要與教育”的研究,此研究旨在尊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

  這是因為對年幼的兒童來說,其發展是在天性的基礎上展開的,更傾向于遵循自身內在的發展邏輯性,一切外在的社會要求和教育目標如果離開了兒童發展的自身軌道,將難以內化成兒童未來發展的良好素養。

  對教師而言,尊重規律意味著在兒童發展的每個階段實施的保教任務要符合這一階段兒童發展的特點。

  二、兒童行為背后的真實需要

  許多研究表明兒童從出生開始就產生了需要,隨著身心發展以及外在社會接觸面的擴大,兒童需要也逐漸復雜。兒童在與環境的互動中不斷地產生需要,并試圖使需要得以滿足。

  比如,兒童有進食、睡眠、同伴交往等“需要”,就會產生想要獲得滿足的渴求,這些渴求就形成了“動機”,“動機”將推動兒童采取行動,以達到目標、滿足需要;如果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產生一種“缺乏感”。

  由于兒童表達能力、認知能力有限,不能直接表達自己的需要,成人往往因不理解而責怪他們。而事實上,兒童的需要是合理的,成人應該以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來了解他們的需要,洞察他們的心理。

  由于每個兒童的生活環境不同,他們作用于環境的方式不同,因此每個兒童的發展存在著個體差異,而且每個兒童在表達自身需要時的語言、行為、表現千差萬別。

  幼兒園教育活動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生理和心理需要得以滿足、提升和發展的重要途徑。

  通過長期的教育實踐和研究,我們認為教師在幼兒園教育過程中關注兒童的需要就是首先要對兒童行為所反映的他的內在需要發展傾向性特點和初步規律有科學的認識。

  但“兒童需要”看不見,摸不著,該怎么辨別呢?我們的實踐研究將兒童的發展性需要融于保育和教育活動過程之中,因為需要是兒童發展的內部動力,而活動是兒童發展的外化形式,離開了活動就談不上發展。“需要”是可以通過觀察兒童、研究兒童的言行來辨別的。

  兒童發展過程雖然復雜,但并非無規律可循,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已向我們提供了充分的依據:一方面兒童生理的發展有著自然成熟的趨勢,另一方面隨著兒童生理的成熟,也表現出有序發展的關鍵期,對外部環境中的某種刺激十分敏感,有著明顯的階段性特征。

  教師了解兒童各年齡階段需要的特點,了解兒童各種需要的外在行為表現,才能真正理解兒童的需要是合理的,才會創造滿足兒童需要的外部教育條件,讓兒童體驗成長的快樂。

  我們著眼于對幼兒園活動背景下兒童需要的實踐研究,究竟在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活動情境下兒童有哪些需要以及特點是什么?

  我們的研究將兒童需要分為三大類:

  ① 基本的生物性需要

  ② 認知發展需要

  ③ 社會性發展需要

  大量的研究表明并且揭示了兒童需要有層次性。兒童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和不同的時刻,需要都是不同的:

  比如,剛入園的兒童有秩序的需要——適應有規律、有序的生活流程。如果每天的生活混亂、不規律就會引起不安。

  同時,他們有依戀的需要——需要與母親或其他主要照料者建立長久而持續的情感聯結。穩定的依戀關系,是兒童安全感的源泉。

  如果依戀遭到破壞,則會造成兒童焦慮。所以,初入園的兒童總有一段時間不適應,出現哭泣、不愿意離家來幼兒園。除了生活改變外,最主要的是其依戀關系的“斷裂”——原本穩定的、習慣的依戀關系改變了。這個時候,他們需要重建依戀關系,而教師就是那個可以和他(她)建立依戀關系的人。

  其次,他們有宣泄、玩耍的需要——兒童總愛擺弄、抓握各種東西。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如果一個兒童的基本生理需要得不到滿足、身體受到束縛而不能自由活動或離開了主要撫養者,尤其當他面對一個新的社會群體,面臨與家庭成員分離時,外界對他提出了適應新環境的挑戰等情況發生時,就會產生不安、煩躁、焦慮的情緒。

  教師只有了解他的需要才能以合理、順應的方式有針對性地滿足兒童,使他對變化的環境逐步適應并產生新的需要。

  又如,中班兒童處于社會性發展的初期,他們對自身需要與周圍同伴、環境十分敏感。

  中班兒童經常出現“自說自話”和“告狀”的行為,最初基本上反映同伴對自己的“侵犯”,比如“他打我了”“她拉我衣服了”等,或者故意生出事端,試圖通過同伴、成人的反饋行為,確定自己的存在,帶有明顯的行為沖突性,比如有的兒童會故意推倒別人搭的積木,聽到同伴的抱怨聲反而覺得很開心,因為他通過這種方式引起了別人的注意,或者總表現出與他人合作、交往的挫折感,抱怨說“她不和我玩”“他不肯和我一起看書”等。

  到了中班末期,兒童的社會化傾向會更明顯,如對規則的維護、對他人的關心等,因為兒童已經發現只有通過這種協調的社會行為才能滿足自己得到關注、認可的需要。

  所以,中班的兒童社會性發展十分關鍵的年齡階段,他們的行為表現出學會與周圍的人協調,適應簡單的規則。

  再如,大班兒童的行為有明顯的目的性,并希望獲得教師的贊許。這是因為他們的社會性需要相對占優勢,他們的行為產生往往與周圍教師、父母的要求、期待相聯系,具有相對明顯的目的意識,并且能在活動中向自己提出要求、克服困難、完成任務,達到預期的目的。

  三、兒童的“看似不合理行為”與“合理需要”

  腦科學的研究表明孩子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該怎么讀懂孩子的需要呢?

  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當兒童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往往產生焦慮、不安;當外界的環境、成人能夠滿足兒童需要時,他們則會表現得高興、愉快,產生肯定、主動、專注等行為。

  這里要特別說明,有些教師往往對兒童看似“不合理”的行為與“不合理的需要是否要滿足”產生困惑。

  那么,成人眼中認為的兒童行為所體現的“不合理”的要求該不該滿足呢?有觀點認為是不能滿足的,這會助長他們更“不合理”的行為或“壞脾氣”。

  而經過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所謂“不合理的需求”這種日常提法,其實是說在具體情境下,兒童為滿足自己的需要而采取的行為方式,但由于種種原因不能被其他人理解。

  由于兒童缺乏獨立滿足需要的能力,甚至缺乏準確表達需要的能力,這就增強了兒童滿足需要時對環境因素的依賴,當他們不安、著急、焦慮、恐慌的時候難免采用情緒化的表達方式,被成人誤認為是在“瞎鬧”“不懂事”。

  兒童合理的需要并不等于其表達需要的方式合理,也不一定符合成人的主觀意愿。

  教師應當理解年幼的兒童,一般基本生理需要和活動需要被忽視或者被剝奪的兒童才會盡他所想出的各種各樣“孩子氣”的方式,比如成人眼里的“搗蛋”“自說自話”“不守規則”“情緒化”等,其實是兒童在不同情境中嘗試著各種引人注意的行為,不斷地要求得到安全、自由、愛、被認可等等需要的滿足。教師透過言行辨析兒童真實的需要,恰恰能找到合適的教育契機。

  我們了解兒童有哪些需要就能對兒童的行為進行合理的分析,通過大量的研究歸納了一些具有普遍特征的兒童行為事例所反映與他這個年齡段相符合的生理心理的發展需要,可以讓教師作為辨別分析兒童需要的參考依據。

  四、解讀兒童行為,滿足兒童需要

  國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要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求,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幼兒園教育從辨別兒童的需要開始,需要解決的實踐問題是怎樣才能真正做到滿足兒童的需要?因為滿足兒童的需要,其基礎在于尋找“兒童天性”和“教育目的”之間的平衡點。

  辨別的目的在于了解兒童的真實需要,實現“解讀兒童行為——辨別兒童需要——滿足兒童需要——引導兒童行為——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的科學保教過程。

  在實踐與研究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了在幼兒園活動背景下,滿足兒童需要的“三維結構”:即兒童需要的種類、兒童需要的發展和環境,這三個維度共同構建了一個兒童發展的“立方體”,這個“立方體”的空間填充的就是幼兒園滿足兒童多樣化發展需要的豐富多彩的活動。

  基于此,我們的教師積極嘗試,通過幼兒園活動樣式的創新使幼兒園保育與教育活動全方位、實質性地關注到兒童的發展需要和發展質量。幼兒園活動樣式的創新注重兒童現實的生活內容和已有經驗,注重兒童需要滿足和行為體驗。

  新的活動樣式產生新的活動功能,從而引起兒童活動行為的產生與改變。教師要從以往模式化的思維慣性中擺脫出來,關注活動過程、關注兒童行為。

  滿足兒童需要的活動樣式創新設計在于:

  ①體現兒童的主動參與性和充分的選擇性——突破了兒童在活動中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

  ②體現活動內在的有序性和實施形態的時空彈性——突破了兒童活動在教師預定的模式中機械推進的狀況。

  ③體現了活動展開的合理性和可變性——突破了兒童活動固定不變的現象。

  教師在一日活動中,既要關注兒童日常行為,了解其行為背后的真實需要,又要不斷滿足、引導兒童需要發展,促進兒童適應性行為的形成,兩者相互聯系,融為完整的教育過程,真正體現尊重兒童的發育規律(兒童的天性)和實現學前教育的價值(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