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16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不知道家長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歷:
在收拾家務時從孩子的玩具堆里發現了多余的積木;
在孩子的書包里發現了額外的卷筆刀;
或者是隔壁小朋友家的各種零食等等等;
而詢問起孩子這些東西的來源,孩子總會支支吾吾回答說:“學校里撿的”、“小伙伴給的”、“順手拿的”……
等到家長“打破砂鍋問到底”后,才發現原來這些東西都是孩子“偷來的”,這時候“發現真相”的家長常常很敏感,還會非常生氣,認為孩子的這種行為屬于“偷竊行為”,因此會對孩子嚴加呵斥或者進行處罰。
其實,這正是一個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的機會。
孩子為什么愛拿別人東西?
有兒童心理學研究分析:孩子愛拿別人的東西由兩種心理因素引起:
一是因為孩子有強烈的占有欲望,他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充滿好奇心,而且想馬上獲得。
二是因為孩子有一種異于成人的冒險心理,他們以為拿了別人的東西,只有自己知道,別人卻不知道,這具有刺激性和神秘性。
這樣算“偷”嗎?
其實,孩子在幼兒園階段還不能完全明白拿走別人的東西這種行為,是我們大人所認為的偷竊行為,孩子并沒有這個概念。
德國的一項研究表明:98%的4歲孩子知道不應該偷盜,但是孩子的內心并沒有把這個行為和道德聯系在一起。
孩子擅自拿別人的東西,是因為還不熟悉道德規則,因此還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偷竊行為”,孩子需要時間來學習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家長需要正確的去引導孩子,千萬不要隨意給孩子貼上“小偷”“撒謊”的標簽。標簽具有定性導向的作用,為孩子貼上的標簽,無論其好壞,都會影響孩子的個性意識和自我評價,結果往往會使孩子向“標簽”所示的方向發展。
家長應該怎么糾正呢?
1、傾聽孩子的心聲
為了教會孩子合適的行為方式,家長必須先要了解孩子的愿望。當發現孩子有這種行為的時候,不要立即去審問孩子,而是要和孩子溫和溝通,鼓勵和引導孩子說實話,了解孩子這么做的原因,這樣才可以根本的解決問題。
分析孩子這樣做的原因:
1、太喜歡這個東西了;
2、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3、不開心,發泄心中的不滿。
等理解了孩子的動機后,就可以把孩子的“愿望”和“行為”分開處理了。同時,這也給家長時間去整理情緒、組織語言或再調整一下方法,從而避免了第一反應做出的一些過火或草率的行為。
2、明確相關的“道德概念”、“社交規則”,
抓住時機,讓孩子明確相關的“道德概念”、“社交規則”,提高孩子的認知水平。
比如可以跟孩子這樣說:
a、這個東西是小明的,這個是小美的,這個玩具是你的。(讓孩子明確物品所有權。)
b、別人的東西,沒有經過允許,不可以隨便拿。(這是告訴他什么行為不可以。)
c、你的東西,沒經過你的允許,我們也不能隨便處置。(這是教給他公平的概念。)
d、可以和別人商量,經過別人允許才能拿。(這是告訴他什么行為可以。)
用清晰正面的語言告訴孩子規則是什么。當下一次面對類似情境時,如果孩子試圖遵從規則,也許他們表現的還不夠好,也要予以獎勵,從而在不斷的引導中讓孩子作出正確的選擇。
3、引導孩子換位思考
家長要告訴孩子,不可以不經過別人的同意拿走別人的東西去玩,這樣是不對的。盡量用孩子能懂的話,解釋他的行為對別人和對自己的影響。
???????
比如可以說:
a、如果別人不同意,你直接動手拿了,別人會生氣的。
b、小明很喜歡這個東西,如果他發現沒有了,你覺得他會怎么樣?
c、是的,小明看到自己的東西不見了,會很不高興。
特別注意:不要過于激動地去批評孩子。
家長除了和孩子強調不能隨意侵占別人的東西的同時,也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因為有時候孩子只是想吸引大人的注意力從而獲得來自于大人的愛。
4、教導孩子正確做法
家長幫助孩子分清楚了對錯以后,應該要正確指導孩子接下來應該怎么做。
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將東西還回去。如果孩子沒有勇氣,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將東西還回去,同時可以給孩子做一個正確的示范。
5、建立健康的家庭環境
對于孩子來說,真正有約束力的規范和禁忌不在于父母的訓導,而在于他們對父母和周圍人行為規范的觀察和模仿。對于孩子的“悄拿”行為,家長可以側重為孩子樹立一個有明確界限意識和能夠延遲滿足的榜樣。
孩子愛拿別人的東西固然不好,但是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規律。家長要明白,孩子任何時候都有成長的空間和改變的潛力,關鍵是看家長是否擁有耐心與用心,去走進孩子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