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03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各位老師,你建了幾個家長群?
隨著微信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家長微信群”逐漸成了每個班級不可缺少的交流平臺。老師們會通報孩子們的在校情況、發(fā)布重要通知;家長們有疑問也會在微信群上與老師溝通。但是交流的便利和無孔不入,讓很多老師和家長都“跑偏了”,反而增添了許多煩惱。
不少老師、家長都快“怕”了家長群。他們,他們不按規(guī)則出牌啊。這樣,還怎么愉快地交談呢?
究竟什么才是班級群的“正確打開方式”呢?我們在使用班群的過程中又應該避免哪些問題呢?班級群的“幾該幾不該”幫您解答!
班級群,差點讓我精神分裂?
1.家長一焦慮,短信滴滴響
“兒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好想看他在園里的直播”、“孩子第一次離開家人一整天,不知道他在學校有沒有哭鬧……”這些心情是許多新生家長的共同體驗。為了讓家長減少擔心,許多小學、幼兒園開通了家長微信群以便互相交流。不過,在便利之余,一些微信群每天動輒幾百上千條的信息,讓家長們直呼受不了。
一開學,家住漳州市區(qū)的吳女士就緊張了。家長微信群很熱鬧,手機一會兒響一下,一小會兒就有幾十甚至上百條未讀信息,“怕老師通知事情漏了,還要一條條往上看,真的好累”。
2.跟風點贊,其實我是拒絕的
青青媽(化名)說,前幾天,有媽媽在班級群發(fā)了一條微信,說孩子回家唱了一首在學校學的英文歌,真是太驚喜了,感謝老師。老師回了一個大拇指后,就引發(fā)了一波集體點贊高潮,“我們三班的孩子都好棒啊”、“老師好辛苦啊”、“孩子回來后,總說今天又學了很多的新知識”……
但青青媽媽坦言:“看著家長紛紛跟風‘點贊’,我的內心其實也挺糾結的。我們工作也很忙,確實沒有那么多情感需要抒發(fā),但不隨大流,又會顯得過于高冷,不合群。”
3.班群變成曝光臺,家長臉上掛不住
“今天班上同學吃中餐,XX同學倒了飯菜,其他人全部吃完了”、“XXX上課和同桌說小話。” 在常女士的QQ群聊天記錄中,班主任經常會在群里留言批評,誰倒了飯菜,誰上課玩尺子……
常女士說,她明白老師是出于好心,但一點小錯誤就要放到班群上讓所有家長都看到,這讓孩子也很受傷。希望老師可以私下將孩子的情況通報給家長,而不是在群里公開點名批評。
4.家務事搬進班級群,老師挺為難
近日,某幼兒園大班群,天天媽(化名)向老師“投訴”,爺爺每天搶著接孩子,但不與老師溝通,也不幫老師傳話,還包庇孩子,導致孩子近期在幼兒園表現(xiàn)不好,家長卻一無所知。盡管自己多次與爺爺溝通,但他仍“一意孤行”,甚至與外婆打起了“奪娃大戰(zhàn)”,每天早早地搶在外婆前來接人。天天媽請老師插手此事,務必等外婆來了才能放人,不要將孩子交給爺爺。
班群守則,你值得擁有
微信群里,什么樣的家長最惹人煩?
第1種,討好刷屏型
老師發(fā)條很重要的信息,很快被沒用的閑聊給刷屏,重要信息都給淹沒了。
第2種,群里吵架型
孩子在學校發(fā)生了小爭執(zhí),家長護子心切,常常在群里就開戰(zhàn)。
第3種:集贊、投票、賣東西
一些家長緊跟潮流,從集贊換禮品,再到為孩子拉票,全都發(fā)進了孩子的家長群.
第4種,炫富型
除了炫耀孩子的成績,還要曬各種到國外旅游的照片。
1
我們不該這樣做——家長篇
1、每日N次在班群中詢問老師孩子的情況,生怕孩子在學校出現(xiàn)新“狀況”。
2、一個孩子,三代人都要加入班級群,只因都想看到孩子的點滴變化。
3、時不時把小孩得到的小貼畫、完成的作業(yè)、寫得工工整整的字貼上來,驕傲地請大家點贊,最重要的是希望老師給予關注。
4、老師一發(fā)話,馬上回應:“您辛苦了,保重身體”;老師一公布“有事需要幫忙”,立刻被搶,沒搶到就急得不得了。
5、集贊、代購、投票……班群成了“市場”,魚龍混雜。
6、你說好我跟一句,你說不好我也踩一下,一條信息幾十人回復同樣內容,很快一條重要的信息就這樣被“淹沒”了。
2
我們應該這樣做——家長篇
1、做好自我調節(jié),相信孩子的適應能力并對班主任充滿信心。
2、良性溝通,形成良好的群聊氛圍。
3、曬娃要適度,畢竟班群是一個公共交流平臺。
4、理性對待班級群,只關注與自己相關的信息,避免盲目點贊。
5、晚上盡量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響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跟老師直接聯(lián)系。
3
我們不該這樣做——教師篇
1、在班級群中點名批評孩子、公布成績、排名等信息,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同時也會讓家長感到不舒服。
2、每次只發(fā)布優(yōu)等生或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的照片,有些家長永遠也看不到自己孩子的照片出現(xiàn)在班級群中。
3、過度依賴班級群,學生日常的一舉一動都要發(fā)布到班群中給家長過目,卻忘記了其實面對面交流才是最好的溝通。
4、在班群中“募捐”,小到學生的學習用品,大到獎品、演出的服裝道具……
5、不經考證隨意轉發(fā)網上信息,造成家長不必要的擔心。
6、“發(fā)號施令”式的說話方式,交代完家長就撒手不管了。
4
我們應該這樣做——教師篇
1、如果個別學生有問題可單獨與家長溝通,普遍問題可以在班群中與家長交流。
2、在班群中曬照片要注意公平看待每一名學生,多表揚,少批評。
3、試著在每一條通知后加上“不用回復”幾個字或類似的話語,可以避免大量不必要信息的騷擾。
4、注意說話方式,傳播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5、做班級群中的引導者,對于一些不適合發(fā)在班級群里的內容,要學會婉言提醒。
有了這份“班群守則”,我們再也不用擔心每天被大量冗余的信息所打擾,再也不用被這樣一個小小的班級群所綁架了。
互聯(lián)網時代,班級群的確是加強家校溝通的重要渠道,但是如今這“變了味”的溝通平臺,怎樣才能回到正軌,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還需要教師加強自身的新媒體素養(yǎng),家長們也應有獨立的思考和判斷,把握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