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奠基階段,其重要性應讓越來越多的家長知道。而在農村,家長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實踐證明,頗有成效。
一、提高家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在農村,很多家長都會認為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就是給老師教育的,至于怎么教育那是老師的事情了,自己不需要再去操心。而正是這種思想,造成了家長不能很好的配合老師開展活動。要改變這種觀念,首先要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自然界中充滿了有趣神奇的科學現象,孩子們的探索就是從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現象開始,探索的內容越貼近孩子的生活,越能使孩子們體驗和感受到學習內容對自己的意義,越能發現和感受周圍世界的神奇,而真正做到這一點,不能僅僅是依靠幼兒園老師,如:生活中的一些相關經驗,一些生活小竅門,等等,都需要在家長的及時引導下探索發現。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要想使幼兒教育不斷發展,必須將家庭和幼兒園很好的結合,家長必須重視自己的作用,參與到幼兒教育中來。
二、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使其知道自己的重要作用
有部分家長對幼兒的教育是比較關心的,經常會和老師討論自己孩子的相關事情,但對學校活動不怎么感興趣,老師讓其帶的輔助教學的材料也只是抱著記得就帶,忘了就算了的想法。面對這種情況,我便注意在平時與家長的交流過程中,抓住該家長的某一優點,然后把它夸大,對他進行表揚,讓他覺得老師對自己很重視,久而久之他便會非常樂意去配合你的工作。
如我們班的馮玉濤的媽媽,她平時工作比較忙,因此對兒子在園的情況也不怎么了解,和老師的配合也是相當的不和諧,經常不能完成老師的要求,一次,班級里搞聯誼活動,正好碰上她休息也來參加,我們便抓住這個機會把她大大肯定了一番,讓她知道她這個隨意的參加不僅對我們的工作是很大的支持,而且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的心理上有了重要的影響,使孩子感覺到了媽媽對自己的重視,讓孩子在小朋友中間有了自信,能理直氣壯地說:“我媽媽也來了!”使他不會有被人冷落的感覺,這一點是我們老師永遠無法滿足孩子的。
經過這一次的談話,她現在是無論什么大大小小的活動都能非常積極的參加,而且還會帶動其他家長參與的積極性。
總之,教師對家庭教育資源中的潛在因素要不斷發掘,針對每個幼兒家長的個性特點、職業特點,家庭背景有的放矢地開展個別溝通,對話、交流工作,這就要求我們工作更細致、更扎實,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為每個幼兒完善好聯系檔案,注重發揮家長獨特的教育優勢,動員他們參與到幼兒園教育活動,并及時給予肯定、鼓勵、贊揚,這樣,家園之間良好的互動局面會很快打開。要使家長知道,自己的配合不僅僅是帶些材料讓老師更好的完成教學活動,更重要的是對孩子各方面能產生不小的影響。
三、創新溝通方式,暢通家園聯系,保持家園互信
要想充分利用好家長資源,家園間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農村,家長都比較忙,每天直接和老師接觸的時間很少,交流的時間更加少,所以我們在這方面更加要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