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的孩子幾乎都是第一次上幼兒園,他們總是有點不適應,主要表現為哭鬧、膽小、不好好吃飯、不敢上廁所……面對孩子入園不適應,家長們也忙得手忙腳亂,甚至放棄讓孩子繼續入園的打算。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接受的家教也不一樣,使得幼兒的生活能力參差不齊,更有不少幼兒還養成了種種不良的生活習慣,這給他們入園后適應集體生活帶來了許多問題,甚至影響學習和生活。
① 樹立榜樣作用:托班幼兒的吃飯問題,不僅令家長們擔心,也讓幼師們揪心。針對不同幼兒的吃飯問題,幼師要采用不用的應對方式。幼兒飯量小,不強迫;幼兒挑食,不責怪,不強行制止,而是順其自然,逐步指導。如:幼兒不愛吃青菜,可在平時用餐時,通過樹立榜樣示范的作用——“表揚別的的小朋友,你看xxx也吃青菜, 多香呀,因為XXX愛吃青菜才長得高,你想不想也長得高高的呀?”過了一段時間后,這些也變得喜歡吃青菜了。
② 物資獎勵:托班幼兒特別喜歡老師獎勵的小粘貼,不愛吃菜的時候,比如說:有的孩子不愛吃胡蘿卜,我就把即時貼剪成胡蘿卜的形狀,當他把胡蘿卜都吃了的時候,我就把胡蘿卜粘貼獎勵給他,孩子特別高興,久而久之,孩子就習慣了吃胡蘿卜的味道,也就改掉了拒絕吃胡蘿卜的習慣。因此,幼師們要好好利用小粘貼的吸引力,幫助孩子克服了挑食、偏食的毛病哦!
③ 學會正確咀嚼:在托班,常常看到幼兒不會嚼飯,嘴張不開,或者只用前門牙嚼飯,不僅影響幼兒吃飯的速度,還對幼兒的口腔發展不利,長大后會影響面部美觀。這時,幼師們可在飯前和幼兒玩“咬一咬,嚼一嚼”的小游戲,讓幼兒夸張的張大嘴巴,嚼一嚼,以訓練幼兒的打開口腔,用大牙咀嚼。久而久之,孩子們就學會了正確的咀嚼方法,進餐速度變得快多了。
④ 定時、定位進餐:幼兒定位進餐的習慣,不僅有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保持環境清潔衛生,還有利于培養幼兒吃飯時集中注意力,促進胃腸分泌活動。
⑤ 安靜進餐:吃飯時,托班幼兒愛講話,喜歡交頭接耳。幼師不妨給幼兒將《漏嘴巴》的故事,教育幼兒向故事中的小妹妹學習,不做漏嘴巴的孩子。此外,在托班,也時常看到狼吞虎咽的幼兒,幼師可通過表演游戲“我這樣吃飯”,教會幼兒吃飯時細嚼慢咽,以提高幼兒的進餐質量。
⑥ 不浪費糧食:在進餐活動中注意孩子的個體差異,估計他們的食量進行盛飯也能使幼兒進餐信心大增,第一碗不宜過多,若一碗吃不飽,要舉手添飯。避免幼兒看到太多的飯菜產生畏難情緒而影響食欲。此外,還要告訴幼兒,每次要把碗里的飯吃完,才能離開桌子。平時,可讓幼兒欣賞《憫農》,教育幼兒愛惜糧食,不把飯粒弄到桌子上、或地上,也不留剩飯。
⑦ 學會自己吃飯:有的孩子故意不吃就等著老師喂,這就不能順著他的脾氣,要培養他獨立吃飯的好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創設相應的環境供幼兒參與操作。比如:《娃娃家》游戲,用廢舊雪碧瓶,制成可愛的張嘴娃娃,再提供小勺,小豆,米粒等,幼兒在喂娃娃的同時,使用小勺的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并且知道用正確姿勢吃飯,可提高幼兒吃飯的速度,也可逐步改善幼兒吃飯掉飯粒的不良習慣。
⑧ 養成愛喝白開水的習慣:班上幼兒不愛喝白開水,著實令人頭疼。幼師要想讓幼兒喝水,對幼兒說不喝水會生病等,往往說服不了幼兒,這還得多動動腦筋。如:“你現在不喝水,我們給肚子里的“大口袋”喝水好嗎?等他喝了水以后,我就讓他鼓起小肚皮,然后我輕輕地拍拍他的小肚皮,豎起大拇指,夸你真棒,這樣他既把水喝了,又覺得自己真能干。
⑨ 讀懂幼兒的行為:有的孩子吃飯慢,就去喂喂他,但有的孩子吃飯慢,也許是碗里面有些食物他不想吃,要告訴他不能挑食,或讓他說出不想吃的原因。有時吃飯時一拍肚子,說明他要去小便,有時喂他飯,好好的他就吐了出來,這就表明他已經吃飽了。有時,幼兒的一個動作,就能表達他/她的需求,因此,幼師們在與幼兒接觸的過程中,要學會讀懂幼兒的每一個動作,讓帶班更順利。